• 38阅读
  • 0回复

为了明天——记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曾庆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8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文明新风

为了明天
——记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曾庆福
周强云
  这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年逾六旬的他退休五年来拿出6万多元,默默资助了20多名失学儿童。他又如此平凡:上有老母,下有子女,一家人住着未曾装修过的房子。依靠退休金生活的他省吃俭用,退休后没有买过一件新衣。当他的事迹见诸《深圳特区报》等媒体后,人们无不惊讶于这位老人的平凡与崇高。他,就是深圳农行退休老干部、老党员曾庆福。
  2000年12月4日早晨,曾庆福像往常一样,往离家不远的深圳市农业银行罗湖支行走去。这条路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虽已退休,但他每个月必来几次。他熟练地填好汇款单,两笔汇款都是寄往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的,一笔1400元,是失学儿童欧换娣2001年上半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另一笔1800元,汇给陈春容、陈春明姐弟。对这三个孩子来说,这将是他们新世纪第一份最宝贵的礼物。
  从1995年退休以来,老人一共向贵州、湖北、广东等贫困山区的20多名失学儿童捐款6万多元,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1995年5月下旬,老人从《深圳特区报》上看到贵州贫困山区苗族姑娘庭加芬的报道:庭加芬12岁时患上一种怪病,由于家贫,一直无法医
  治。老人与老伴商量,作出决定:一、每月给庭加芬汇款400元治病;二、一次性资助庭加芬姐弟小学至高中的学费6000元;三、帮助庭加芬家购买一条耕牛;四、给庭加芬家购买一台黑白电视机。直到今天,老人仍然每月按时给庭加芬汇400元医药费,难怪贵州省都匀市平塘县大寨村的乡亲都说,庭加芬就像国家干部一样,每月都能按时领到400元的“工资”!
  1996年曾庆福从《深圳特区报》上看到一篇文章《14岁,她撑起一个家》后,吃不香,睡不着。原来,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麻壕村14岁的姑娘严美芝,父母去世后辍学回家,撑起一个三口之家。第二天,他便到《深圳特区报》查找地址,最后与封口镇政府取得联系,由老人每月资助三个孤儿400元,让他们重返校园。这一寄就是5年。如今,严美芝已经参加工作,两个弟妹正在当地重点中学读书。
  曾庆福1953年参军,1978年转业到中国农行深圳分行,先后任信贷科科长、办公室主任。老人救助的贫困户、失学儿童,与他非亲非故,素不相识。靠退休金生活的曾庆福,寄出的每一分钱都是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他常说,我是孤儿,命是解放军从街头捡回来的,是党把我培养成为国家干部,应该主动为党分忧。我资助这些孩子,就是希望他们不要忘记共产党,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
  退休5年,曾庆福连续5年被深圳农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深圳市退职委授予优秀退休职工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