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母亲的情怀 “我不希望人家称我女英雄,我只不过是个很重感情的妻子、母亲。”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组组长于英向记者倾诉着肺腑之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8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我不希望人家称我女英雄,我只不过是个很重感情的妻子、母亲。”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纪检组组长于英向记者倾诉着肺腑之言——
母亲的情怀
  本报记者 潘跃
  今年4月25日,于英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母亲,受到李鹏委员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妈妈,您是我生命中的太阳”
  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崇高的。宽厚仁慈的母爱能催化冰雪、复苏生命,点燃生命的火焰。
  站在记者面前的长春第一外国语中学的女生马楠,笑容可掬,落落大方,有问必答。当记者问起她与“代理妈妈”于英怎样认识时,小马楠哽咽住了。“是于英妈妈给了我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妈妈是我生命中的太阳,将来我要把这份光和热奉献给社会。”看着“女儿”乖巧的样子,于英喜上眉梢。她故作嗔怪地说:“谁要小马楠谁就领走吧,我可不想再费心了。”马楠依偎在于英怀里,撒娇地说:“我就是粘上您了,一辈子也不分开!”
  马楠的童年是不幸的,在她4个月时,一场车祸无情地夺去了爸爸的生命。妈妈带着她和患有癌症的姥姥在一间破旧不堪的平房度日。1995年,就在小马楠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积劳成疾的妈妈病倒了,懂事的马楠扑在妈妈怀里哭着说:“妈妈,我不上学了!”
  危难时候,在长春市妇联和学校的帮助下,马楠遇到了时任长春市公安局外事处处长的于英。当穿着破旧衣服的小马楠怯生生地喊出“妈妈”时,于英的两眼湿润了,她一把将孩子搂在怀里。
  6年来,于英承担起抚养马楠的义务。无论工作多忙,她总是抽出时间去学校、马楠家里,检查她的功课,辅导她写作文,定期为她交学费。同时,于英更注重对马楠的思想教育和品德培养。她常对马楠说:“我要求你和我的两个孩子一样,都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要克服一切困难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服务国家。”
  1999年7月,马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这是一所市级重点中学,在那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可是1万多元的入学费把她阻挡在校门外。于英得到了消息,自己的两个孩子正在上学,一下子拿出1万多元钱,她也无能为力了。一夜间,于英嘴上急起了泡。第二天她冒雨赶到第一外国语中学,匆忙间忘带雨具,全身淋透,雨水顺着湿漉漉的发梢往下淌。听她说明来意,校长被这位“代理妈妈”的行为所感动,立即决定破例让马楠免费入学。这一特大喜讯使于英、马楠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开学那天,于英给马楠送去500元钱,千叮咛万嘱咐,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
  如今的马楠是幸福的。在学校里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级和年级里名列前茅,此外,还在省市各种竞赛活动中获奖:1999年荣获长春市小学生语文读写竞赛二等奖,2000年获吉林省青少年特长竞赛(写作类)三等奖……在家里,马楠和妈妈一起担起家庭的重担。马楠在于英的呵护下,更加热爱这色彩斑斓的世界,因为她有两位关心和疼爱她的妈妈。
  妈妈:家的港湾,孩子的风帆
  当记者与于英的丈夫邹振茂谈起家事时,老邹伸出大拇指:“于英工作出色,可无论工作多么辛苦,只要一回家,总是先进厨房,为给家人做一些可口的饭菜,她会忙上两个小时。因公出差,一进家门多累她也要洗洗涮涮,整理家务。我家什么时候都是干干净净的。”
  于英自己养有一对双胞胎,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于英倾注了很多心血。她经常带孩子们去书店,推荐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鲁迅杂文等。她常常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次,因工作忙,家中只有刚上初中的两个孩子。等她忙完公事赶回家,看到两个孩子累得满头大汗做好的饭菜时,她的心中充满欣慰。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就注意培养孩子的艰苦朴素意识。女儿已经上小学六年级了,还穿着妈妈用缝纫机做的裤子。一次,班主任老师问于英:你们家也不困难,为什么不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们家生活条件还可以,但是我们不想养成孩子在吃穿上的追求,穿着干净利索就行了。”
  在于英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们刻苦学习,一步一步逐渐成熟起来。现在,他们分别完成大学学业,女儿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儿子在国外攻读研究生。而在孩子们眼里,妈妈也是很时尚的,至今他们的穿着仍然请于英做参谋。
  祖国的忠诚女儿
  慈爱是女人的天性,然而作为干警的于英,却还有着叱咤风云、充满铁血传奇的另一面。1997年2月,于英开始担任长春市公安局外事处长,几年时间里,她带领全处干警共破获400余起涉外案件,收缴赃款200多万元。外事处连续3年荣立集体三等功,因成绩显著,公安部专门发通告给予表彰……
  2000年1月5日中午,于英和干警正在吃饭,突然接到电话举报,说有一伙人正在长春机场准备偷渡美国,这时,离飞机起飞只有50分钟了。于英一声令下,全体出动到达机场。绝大部分旅客都已过了隔离带,“怎么办?”于英果断地说:“查!”忽然一下子来了20多名全副武装的警察,隔离厅有人惊慌地钻进厕所,于英让干警们把钻进厕所的人找出来。她发现旅客中有些人打扮很一致,一问,这些人都是去香港和澳门的,一查护照,全是福建的。为什么他们要舍近求远,从长春出发呢?于英让干警们把这些人扣下。听说要扣下,这些人嚷嚷开了,误了飞机要长春警方包赔损失。于英目光瞄准了队伍中一个满脸稚气的小孩,干警一审,这个小孩把偷渡的事全交代了。31个偷渡分子全部落网,20分钟结束战斗。正当大家准备离开机场时,于英发现一个30多岁的男人假装镇定地从国际候机厅往国内候机厅走。于英把那个男人叫住,一问,他叫叶欧,是法籍华人。“我是法籍华人,你可不要耽误我上飞机,否则,你们要包赔损失。”他越是嚷嚷于英越是觉得可疑,经过一番盘查,原来他就是“蛇头”。
  今年47岁的于英,工作起来仍然雷厉风行。于英所在单位,人不多,记者与他们谈起于英,大家表示与于大姐一起工作痛快,他们无不自豪地说,领导把最困难的任务交给我们纪检组,只要于大姐敢接,我们心里就有底了,再大的难题也难不倒我们。(附图片)
  于英与马楠在一起时的情景。彭立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