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受聘暨颁奖大会举行 李岚清会见受聘教授和获奖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9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受聘暨颁奖大会举行
  李岚清会见受聘教授和获奖者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尹鸿祝)“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四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暨第三届“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大会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大会前会见受聘教授和获奖者,向他们表示祝贺。李岚清希望受聘教授、获奖者和广大中青年学者坚持创新,勇于开拓,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在科学研究上多出优秀成果,在教学上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由教育部和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筹资、合作实施的,宗旨是延揽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参与我国高校建设,带动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并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以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目前共有114所高校的689个学科获准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前三批共有64所高校287个学科聘任了277名特聘教授、26名讲座教授。
  第四批共有49所高校的141个学科聘任了136名特聘教授、7名讲座教授。他们平均年龄40岁,最小的32岁,受聘前在海外任职的53名。第三届“长江学者成就奖”评选出一等奖两名,南开大学教授张伟平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小文获此殊荣,他们分别在微分几何和几何光学领域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
  在受聘暨颁奖大会上,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和香港爱国实业家李嘉诚等为特聘教授、讲座教授颁发证书,为“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者颁奖。特聘教授代表林忠钦、获奖代表张伟平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发了言。
  陈至立在大会上讲话指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3年来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对高等学校骨干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制度创新起到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不仅吸引、稳定了一批杰出的海内外中青年学者到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极大地促进了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的建设,对加速国家知识创新与科技进步的步伐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她强调,各高校要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中青年优秀人才提供和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要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使用和重点学科建设结合起来,更多地让特聘教授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担重任,挑大梁。
  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