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娱乐新闻咋成了“少儿不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19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娱乐新闻咋成了“少儿不宜”
  马誉炜
  年初开始,订阅了一份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晚报,为让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每每看过,都要送到连队的阅览室,以活跃战士们的业余生活。暑期,上中学的孩子来部队度假,我也时常把晚报拿回宿舍,想让处于求知阶段的孩子多学点课本以外的知识。但渐渐地发现有些事与愿违了。原因是这张晚报的《娱乐新闻》专版办得实在有些“出格”,简直办成了“少儿不宜”。
  除了三天两头见诸报端的袒胸露背的明星、名模特以及男女影星接吻等彩照外,围绕歌星、影星的绯闻在娱乐报道中占了很大比重。如近期某日该版的头条竟用了很大篇幅记述演员秦汉与陈洁仪在电视剧《胜券在握》中如何“激吻”,秦汉大赞陈的嘴唇“很软很舒服,吻得很棒”,以及秦汉自进入影坛以来拍“超过90次”接吻戏的“印象”和“趣闻轶事”,无聊之极。就连正常采访央视一女主持人的报道,也用了一个煽情又令人费解的题目:“××:男人通常比女人坏”。谁谁暗恋某某了,谁谁离婚原因是啥,某某患了“妻管炎”……这样标题的“娱乐新闻”几乎每天都有,似乎人们只关注娱乐界人们的性事、婚事,热衷于男女间的关系,除此之外,皆无新闻可言,岂非咄咄怪事!
  “新闻”应该是一个包含着公正、真实在内的比较严肃的字眼。从媒体的新闻中,我们不仅能够准确快捷地了解国际时势、经济信息、社会动态,当然可以知道许多文艺消息,包括娱乐休闲的资讯。因此有人把新闻称为“时事直通车”,或者“时事博览”等等,我们的确在各种媒体的直通车上,博览到世间万象,汲取到精神营养。可以说,新闻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是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但近些年来,一些所谓的“娱乐新闻”却开始诲淫诲盗,而且乐此不疲,真叫人生气。当然,前面所说的那家晚报是新闻界的少数,但不可忽视。不能让少数报纸电视的娱乐报道成为“色迷迷的新闻眼”,发展下去实属一大公害。你说,这样的报纸让那些年轻的士兵尤其是我们涉世未深的后代看了有益处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