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工业带动强市富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1
第6版(地方新闻)
专栏:强县富市论坛

工业带动强市富民
中共山东省胶南市委书记刘泳
  近几年,总面积为3166平方公里、人口为84万的胶南市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实施工业强市富民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成为财政增收、集体增收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预计今年可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2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38%和7%。全市税收总额的80%和财政收入的70%多来自工业。
  按照抓大放小、抓关键少数的思路,我们大力实施择优扶强、择强扶大政策,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调整优化结构。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并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坚持一季一次由市级领导带队,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观摩检查,督促项目进度,现场解决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取消按所有制划分企业类别、管理企业的做法,按企业规模划分企业档次,看规模、论贡献、定奖惩,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书记的工业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对工业工作的领导。到目前,全市培植起橡胶、造纸、机械等八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6家,4家企业跨入青岛市“县域企业十强”行列。
  在城镇建设方面,累计投资5亿多元,先后组织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点建设工程。去年以来,我们又实施了行政中心东移,把市区控制区面积扩大到210平方公里,并提出了把森林引入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城市发展思路,实施了一园、一路、一河、一林、一城“五个一”工程,开发建设了57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改善了城市功能布局,提高了城市建设品位,为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载体。
  2000年,我们设立了总规划建设面积22平方公里的海滨工业园,并制定了大力度的优惠政策。对乡镇到工业园办项目,收益归乡镇所有,30年不变。海滨工业园的设立,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向园区集聚,优化了资源配置,已成为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的助推器,成为全市最大的后备财源。
  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市最大的优势和最具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来抓。大力加强了软环境建设,成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中外客商发放了“绿色通行证”,连续3年保持了外商零投诉,塑造了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到目前,全市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