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开辟企业出口的快速通道——南京海关支持扩大出口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1
第7版(国民经济)
专栏:千方百计扩大出口④

开辟企业出口的快速通道
——南京海关支持扩大出口纪实
本报记者杜海涛
  今年1—7月份,江苏省进出口总值为2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8%,超出全国平均增长率7.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1.9亿美元,增长16.9%,高出全国平均8.5个百分点;1—7月实现贸易顺差35.7亿美元。
  在全国出口普遍下滑的形势下,江苏外贸能有这样不俗的表现,是和南京海关锐意改革、提高通关效率分不开的。
  联网监管:让企业放心签约
  8月下旬,记者到江苏采访时,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刚刚增加了3条生产线,预计今年的进出口总值将达8亿美元。而在两年前,该公司年业务量仅1000万美元,并一度打算撤资。从去年开始,公司的业务量直线上升,当年就达到6亿美元。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有如此巨大的改变?总经理陈文祥一语破的:是联网监管。
  加工贸易IT企业大都采用“零库存”生产方式,一般情况下,货主要求在5—7天内交货,批量小的订单交货时间要求在两天之内。而按照原来“手册”监管模式,承接一笔合同,企业得到相关部门履行登记备案、申领手册、办理保证金台账等多种手续,一一取得许可后才能通关,而办完这些手续就要花2—3天时间。万一订单有变,企业还得办理复杂的更改手续。落后的“手册”监管机制与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相差甚远,造成海关与企业“隔纸相望”。有时企业不得不眼看着一笔笔合同擦肩而过,却无可奈何。
  去年,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大胆创新,加班加点开发出联网监管程序,对企业取消纸质单证,实行电子底账。通过联网监管,旭电公司原来每年200多本手册缩减到1本电子账册,报关单数量减少到以前的一半,通关时间由联网前的5—6天缩短为2天,企业的负担大大减轻,放心承接了许多以前无法承接的合同,业务量逐月上升。
  现在,联网监管已在苏南地区遍地开花。诺基亚、大同电子科技、希捷电脑、名基电脑等多家企业纷纷与海关建立联网监管机制,富士康、罗技等企业也跃跃欲试。
  快速通关:增强出口竞争力
  苏南地区的货物出口大都要通过上海,两地相邻,却涉及南京、上海两个关区,需要在上海口岸办理转关手续。
  有没有办法把出口口岸搬到企业的门口?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动开了脑筋。1999年,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实现了与上海海关的计算机联网,并申请设立唯亭直通式监管点作为上海口岸功能的延伸,经过这个监管点的货物,不必转关,可直接装进集装箱出口。两年来,这样的直通式监管点,南京海关已在苏州、无锡、南京等地设立了5个。
  复杂的转关手续能不能简化?企业的呼声就是海关科技创新的动力。今年年初,南京海关开通“沪苏陆路和长江水道快速通关系统”,大规模简化通关程序,使长江水域进出口货物的监管手续由8个环节减至5个;沪宁陆路货物通关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监管手续由11个环节减至4个,通关时间由过去每单3—5天缩短为24—36小时。诺基亚公司说,快速通关系统开通后,“单计海关通关的平均时间为1.3天,比以前缩短了1天多。这不仅提高了物流速度,减少了库存,而且提高了为客户的交货反应速度,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网上报关又为快速通关添翼。8月6日,苏州昆山加工区第一票网上报关取得成功,以往需要半天时间才能完成报关手续,通过上网,只用15—2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提前通关:产品一出厂就进入了国际市场
  8月31日上午9点,记者依约赶到大同(江苏)公司采访。刚一见面,公司总经理陈顺棻就对记者说,昨晚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1440台电脑今天早上一出厂,就通过苏州海关设在吴江的直通口岸直接出口进入了国际市场,查验手续是在货物封装时,海关关员在厂区完成的。
  如今,到企业上门查验,已经成为南京海关的日常工作之一。苏州海关通关业务处的陈东对记者说,以前的通关模式是“橄榄型”的,大量通关手续都是货物进出境时在海关监管现场完成的,货物在堆场滞留的时间较长,人为造成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滞后性。而现在,通关模式已经变成了“哑铃型”。一方面,企业出口货物在运入海关监管场所前,可以提前向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并可由关员上门查验,产品一出厂就能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进口货物准许这些企业以海关认可的担保形式先办理货物验放手续,事后再补办其他相关手续,这给企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联网监管,快速转关,提前报关,上门查验,加急通关……细算下来,这些便利措施一个月可以至少为企业节省7天时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