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今天,我国铁路开始第四次大提速。伴随着提速,确保安全、改善服务、引入竞争问题更加引人关注——提速如何破解“三大难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1
第7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今天,我国铁路开始第四次大提速。伴随着提速,确保安全、改善服务、引入竞争问题更加引人关注——
提速如何破解“三大难题”
本报记者王政
  提速:确保运输安全
  “铁路是重要的公共交通部门,是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必须把安全摆在第一位。如果不能保证安全,宁可不提速!”铁道部副部长刘志军介绍说,此次提速在确保安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全面完成了提速基础工程。将提速干线的1353组道岔全部更换为新型提速道岔;把提速线路较繁忙的154处平交道口改成立交;对提速到140公里以上的所有区段共计1430公里,进行了线路封闭;曲线改造336处165公里,并对桥梁进行了加固,线路质量大大提高。与此同时,配备新型提速机车290台、提速客车50组1039辆。
  其次,精心铺画了列车运行图。在总结前三次调图经验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编图方案和技术标准,完成了全路1194.5对旅客列车和13500对货物列车运行线的铺画衔接工作。根据提速和新图要求,对有关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加强了人员培训特别是主要工种、新设备使用的培训,大力治理车站和沿线治安环境。
  另外,对提速安全进行了认真的试验和检查评估。4月份,铁道部组成提速试验组,进行了牵引试验,并对线路基础、机车车辆、通信信号、行车组织、运输安全、治安秩序等进行了全面检查。9月份,铁道部又对上述线路和沪杭线进行了平推检查,进行了评估。
  提速:更要改进服务
  不久前,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在列车上碰到一位乘客与列车广播室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原因十分简单,当天有中国足球队与卡塔尔队的比赛,乘客希望列车广播室播放电台的实况转播,可按照列车广播管理的有关规定,工作人员并没有转播球赛的权利,也没有此先例。傅部长认为,这件小事,充分暴露出铁路管理机制的不灵活,以及服务意识的欠缺。
  “提速是改善铁路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但速度不是服务质量的一切,必须利用提速的机遇,把铁路服务全面提升到一个新水平。”傅志寰对铁路服务质量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介绍说,铁道部部党组历来对提高客运服务质量高度重视,但是,由于还遗留着计划经济的痕迹,铁路客运在服务理念、服务质量、自身形象上与广大旅客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与此同时,提高普通旅客列车(绿皮车)的服务质量,也是铁道部主抓的重点工作。上个月,铁道部专门召开了全路普通列车质量工作现场会,对普通旅客列车提出了集中整治、全面达标、巩固提高三阶段整治目标,制定了《普通旅客列车质量要求》和《普通旅客列车客车上线质量标准》。
  提速:引入竞争机制
  在即将实施的新列车运行图中,北京至上海间开行的T13/14、T21/22次,以其豪华的硬件设备和优质的服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可是,你知道吗,这两对实行全程8分钟间隔追踪运行方式的列车,分属北京铁路局和上海铁路局。引入竞争,给旅客提供了选择的空间——谁的服务好,我就乘谁的车。
  其实,铁路提速从一开始就与“竞争”这个字眼密不可分。其他交通方式,特别是高速公路带来的严峻竞争压力,让铁路擎起了提速这把“利剑”。“九五”三次大提速,使铁路在1999年提前一年实现扭亏,2000年实现赢利5亿元的目标。今年铁路运输生产经营形势更加喜人,1—9月份运输收入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入世”后,按照我国政府的承诺,我国铁路货运市场将逐步放开,2006年1月1日后,外资可以单独成立货运公司,这无疑将对铁路货运带来挑战。目前,5个铁路局进行的客运公司试点运行正常,中国铁路的运行机制正在酝酿变革。而在改革中引入竞争机制,已经成为铁路部门的共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