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因其冷静而事半功倍——简谈马国强的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1
第8版(大地·美术)
专栏:

因其冷静而事半功倍
——简谈马国强的画
岳洁琼
  马国强说过:“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向求超然旷达,天人合一,而人物画家的表现对象食五谷杂粮,熏世俗烟火,由是极难脱尽俗态,入‘无为’状态。无论凌烟阁贵胄写真,还是上河图平民风情,古话史论者均不将此类作品列入逸品即是例证。”马国强晓喻此理,却依然心无旁骛,专攻人物,二十余年来笔耕不辍,从工笔到泼墨大写意,再到小写意,皆有佳作;不论是写古人,还是画今人——描绘中原父老乡亲或歌咏少数民族风情,都能形神兼备。
  马国强观察力很敏锐。他用画笔刻画了各种世态众生相,从而从一个侧面记载了时代的风貌。作为一份画报和一家报纸的主编,他很难有大块的创作时间,而这也为他提供了其他画家难以企及的闳中肆外的益处。马国强的力作《祈》就是一个例证。这幅作品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对生活对前途心存企盼。画面中心是身着白衣的一位老妇人,操劳一生,已是银丝满头了。她深低着头,双手合十,心中的虔诚溢于言表;而她身边的孩子则瞪着一双怀疑的眼睛;画面左上方有一现代青年形象,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个世界。《祈》用写生般的直接画法表现了变革时代各年龄段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困惑。这幅画人物形象众多,马国强却把握住了用笔的分寸,每个人物用笔或多或少但神态惟妙惟肖,刻画充分而不繁琐。祈祷在生活中是一种日常景观,马国强将生活、传统置于当代社会精神和文化意识的大背景下加以认识,正是其在艺术上的用心之处,也是最见功力之处。
  马国强是河南人,生长于黄河流域,自幼酷爱绘画,立志用笔描绘他深爱着的这片曾经孕育了古老文明的土地。马国强饱含激情关注他的父老乡亲,在黄土地上采撷着诗情画意。作品《上河工》描绘的是黄河两岸农民兴修水利的景象。画面采用了纵式为主、又横向展开的构图形式,河工们正络绎不绝地走来,预示着他们将走向勤劳致富的未来。《吹春》表现了三个精神矍铄的农家老汉在塬上吹唢呐的场面,画面透露出欢庆喜悦的气氛,似有唢呐声破纸而来。《进城》是近些年大中城市中的普遍现象。一群民工撞进了陌生的城市,欣喜而迷惘。从这几幅作品中可以看出,马国强人物造型能力很强,又有深入的体察研究。
  马国强已是人到中年,他作画如做人一样稳健。西方各种艺术流派在中国艺术界轮番上演的时候,他没有盲目跟进,而是对传统笔墨造型语言加以强化,着意追寻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所以,他因其冷静而事半功倍。(附图片)
  豫西(中国画)马国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