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不仅为了丹顶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2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不仅为了丹顶鹤
江夏
  近日,从鹤乡齐齐哈尔传来好消息:经过三个月的紧急调水,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严重缺水的状况稍有缓解,丹顶鹤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
  扎龙湿地是鹤类的重要栖息地,1992年就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世界上有15种鹤,中国有9种,而扎龙湿地就有6种;全世界有丹顶鹤2000多只,而扎龙湿地就有300多只的繁殖种群。丹顶鹤之所以偏爱扎龙,是因为那里有大片的水面、沼泽,苇草茂密便于筑巢,鱼虾丰盛可作美餐。
  但是,由于连续干旱,那里大片的湿地正在退化、消失,水位降低,湖泡见底,苇草干枯,鱼虾骤减,丹顶鹤居食堪忧,有的甚至跑进老乡的苞米地里找吃的,更有一些已远走他乡,另择佳地。据估算,至调水前,扎龙湿地明水及沼泽面积比5年前缩小约3/4;湿地内生存的丹顶鹤数量比5年前减少20%以上。于是,从7月中旬开始,嫩江水被紧急调往扎龙湿地,临时补水3500万立方米,一项更长远的应急补水工程也同时开工。这是水利部门第一次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实施调水。
  有人提出疑问,大旱之年,一些地方人畜饮水尚有困难,经济发展还有许多方面需要钱用,为了几百只丹顶鹤,花费这么多物力、财力,值得吗?
  专家们说,抢救扎龙湿地,可不仅仅是为了丹顶鹤。因为扎龙湿地不仅为鹤类等珍稀鸟类提供了栖息地,而且对调节黑龙江省西部的干旱气候,防洪蓄水、降解污染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片湿地,齐齐哈尔将是一片沙漠,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大风一起,沙尘蔽日,直逼失去屏障的松嫩平原。
  扎龙乡的干部说得更直白,再有几年没水,保护区就黄了,原来靠芦苇、鱼虾为生的农民只能去开荒,挡都挡不住。
  据分析,湿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气候的影响。枯水期较长,降雨稀少。二是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扎龙湿地的主要水源乌裕尔河,上中游生产、生活引水越来越多,流入下游湿地的越来越少。失去了水的滋润,湿地的生态功能将不复存在。
  水利部门也在校正治水思路:在考虑经济用水、生活用水的同时,必须保证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丹顶鹤使我们懂得,失去了湿地这一独立的生态系统,没有了物种的多样性,人类的日子也过不下去。保护湿地,就是保护“地球之肾”;善待动物,善待环境,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