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工作方法贫乏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28
第8版(大地·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工作方法贫乏症”
李忠春
  现在,一些地方、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患了一种病,这里姑且称之为“工作方法贫乏症”。这种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工作方法“单一化”。纪念环境日,举行街头长跑,纪念别的什么节日,也举行街头长跑;助申奥,搞签名,宣传一项法律,也搞签名,如此等等。二是工作方法“雷同化”。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热衷于到各地取经,学现成办法,而一些“经验丰富”者也是热衷于到各地“传经送宝”,“现场指导”。三是工作方法“程式化”。不论工作内容,不论工作对象,全是开会传达,不管你爱听不爱听,听得懂听不懂。
  这些特点共同的表现就是工作越来越“表面化”。一项工作,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落实,而是如何对付上级的检查,如何对下面作出“交代”,如何过关,如何制造一种声势,拉开一个架势。总之,除了“面”上的舒坦外,察之内情,造成的“后遗症”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助长了形式主义的歪风。办什么事,干什么工作,不是立足于实际效果,而是先选择一个形式,上街、长跑、签名等形式成了“通灵法典”!其次,影响了工作的贯彻落实。很多地方、单位的领导,一项任务下来了,首先想到的是搞什么活动,而不是如何把工作贯彻执行下去,结果上级布置的很多任务、工作,也就停留在了“街头”上,“口号”上,“纸张”上。第三,这种形式主义如果泛滥,必然给党风、政风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领导只务虚不务实,懒惰成性,干实际工作的能力必然大大下降。另一方面,这些领导干部工作越来越表面化,省出的吃喝玩乐的时间、琢磨出的娱乐休闲的方式却是越来越多,以至于花样翻新得令人目不暇接。
  工作方法越来越贫乏,简单划一,主要是不爱动脑,不思考。俗话说,懒人自有懒办法。不动脑子,依葫芦画瓢,省却鞍马劳顿和栉风沐雨,享现成多好!这样做,对上有交待,对下有说法,左邻右舍也好看。诊断这些“贫乏症”患者的“病情”,从内在“病因”上看,多数是思想贫乏和懒惰。而思想的贫乏和懒惰,则起因于工作热情的消失,缺乏工作压力和动力,这和我们政绩考核、干部提拔、监督检查机制的缺失和不健全是有很大关系的。
  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在江西瑞金就做过一次著名的讲话《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提出要注意工作方法。工作内容、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工作方法自然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不同的工作要用不同的方法。千篇一律,千事一法,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根治这种“病症”,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办法只有一个,到现实生活中去,多呼吸“新鲜空气”。这里关键是给他以走出家门的动力,从根本上端正党风、政风,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督激励机制、政绩考评机制和干部选拔机制。如果没有这些措施配套跟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时好转,还会旧病复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