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高层次谋划农业结构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2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谈

高层次谋划农业结构调整
江苏省盐城市副市长俞军
  为了主动应对我国即将加入WTO和国家在江苏实行全面推进粮棉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江苏省盐城市在更高层次上谋划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突破常规求发展
  面对前所未有的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盐城市彻底放开手脚,突破地区粮食自求平衡的老观念,树立“市场农业、比较优势”的新思想;突破数量农业的老观念,树立“品牌农业”的新思想;突破保护粮食生产的老观念,树立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新思想;突破农业管理的老观念,树立尊重农民、服务农民的新思想。农民是生产的主体,在保护好耕地的前提下,从今年秋播开始,放手让农民自主决策、自主种植、自主经营。着眼于全国大市场、大流通和国内竞争国际化、市场需求优质化、多样化的新特点,着力优化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布局,提高加工转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的市场化、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跳出农业抓调整
  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盐城市大力调整农业发展战略,转换发展思路,集中体现出一个主题:富民强市、跨越发展,一个中心: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加财政税源,一根主线: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抓手:农业标准化,一个突破口:龙头加工企业。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盐城市的农业结构调整要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即:科技兴农、品牌强农、特色富农、加工壮农,力求在四个方面创造盐城农业的新优势:一是在特色农业上求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种、养业支柱产业,加快林牧业、特经蔬菜和优质海、淡水养殖业及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二是在品牌农业上求突破,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标准化绿色食品规模基地,各县(市、区)年新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绿色食品3—5个;三是在盘大龙头上求突破,形成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和龙头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由35%提高到45%,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四是在外向开拓上求突破,形成一批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合作流通组织和营销队伍,大力提高农产品出口比例,发展创汇农业。
  扬长避短调结构
  为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农业结构调大、调优、调高、调强,加快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盐城市要加快调整四个结构,大力提高四个比重:加快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大力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比重;加快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提高林牧渔业比重;加快调整农业品质结构,大力提高优质品牌农产品的比重;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生态观光农业,提高外向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