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划动时代的大龙舟——评大型现代花鼓戏《闹龙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3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评介

划动时代的大龙舟
——评大型现代花鼓戏《闹龙舟》
毛华李书新
  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当下中国农民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色彩斑斓、微妙复杂。在这样一个深化改革的时代,人们无不骤然地感到生活在发生着裂变,内心深处涌动一种不可名状的潜流。那么,生活在最基层的中国农民如何自觉或不自觉地改造自我,跟上时代步伐,真正成为时代的桡手,划动我们时代的大龙舟?这个耐人寻味而又引人深思的问题,在由湖北省荆门市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花鼓戏《闹龙舟》(以下简称《龙》)剧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龙》剧的情节十分简单:德阳村普通村民邹耀七带领村里的龙舟队,在一次划龙舟比赛中,出人意料地夺得了冠军,皆大欢喜。上级决定由他们的龙舟队代表本地区参加即将举行的国际龙舟大赛,邹耀七也被任命为筹委会副主任,并被增补为县政协委员。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邹耀七被弄得晕晕乎乎,闹出了许多笑话……和那些刻意编造的喜剧故事作品不同的是,《龙》剧以颇具传奇色彩的情境、真实的人物形象、平实机智的语言、浓郁自然的乡土气息,于小人物、小事件的频繁冲突和善意的讥讽中,展示了当代农民精神变化的历程。
  《龙》剧的主要人物邹耀七是一个性格丰富多彩的典型。他不是那种口号加概念式的脸谱化人物。他没有脱离那个特有的生活半径(德阳村和德阳村龙舟队),又实实在在地走到了那个半径之外(认识了不少政协委员、参加国际龙舟大赛);他比他周围的人更多地体验到了外部世界的变化,同时也感受到一种与时俱来的思想撞击与诱惑;在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中,他既表现出传统农民在时代巨变中的诸多不适应,又展示了新时代农民不断克服自身弱点,与时俱进的强烈上进心;他的言行提供了更多可以说服观众的新时代农村的信息,又在笑声中更多地引发人们积极的思考;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他既有“精神胜利法”自宽自慰的一面,又有始终不忘党的基本政策的一面,牢记“为人民服务,干部本来就是人民的老黄牛”。就是这样一个可圈可点、喜剧色彩很浓的人物,让我们真实地捕捉到了现代农民心灵深处的世界,体会到了变革中的时代脉搏。
  值得注意的是,《龙》剧中“龙舟”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道具和一条展开剧情的线索,而是一个结实的艺术符号。民间划龙舟是一种自发的、以纪念屈原为主的活动,虽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步成为一种娱乐、竞技活动,但与其深厚的文化背景相连,始终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当这种传统的、民族的活动项目走上国际竞赛的大舞台,其原有的内涵迅速放大,除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外,更突出了面向全世界的合作竞争精神。从田头河边玩龙舟到走向世界赛龙舟,这种跨越,不仅仅是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更多的还是从旧有的生活方式到适应新时代的超越。“邹耀七们”能够而且成功地完成了这种跨越,标志着中国农民已经挥动着时代的双桨,走上了新的历史舞台。同时,《龙》剧对地方剧种有着最好的把握,巧妙地运用地方语言和地方戏独特的表现形式,充分挖掘人物的内心与人物所处的时代中最为深厚的情结—中国老百姓身上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并把这种崇高与质朴的精神发扬光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