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浙江诸暨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3
第11版(社会观察)
专栏:专题调查

“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
  ——浙江诸暨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的调查
本报记者龚金星
  编者按:非公有制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一些业主法制意识淡薄,职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部分非公有制企业里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时有发生: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任意辞退职工;劳动报酬低,拖欠工资;劳动时间长,强度大;设备陈旧,职工安全无保障;甚至任意打骂、体罚、搜身等等,严重侵害了职工的人身权利,也影响了非公有制企业自身的发展。
  诸暨市提出了“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的口号,并努力付诸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在非公有制企业里存在的通病,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职工有了一个温馨的“家”,确保非公有制企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他们的经验值得提倡。
  在记者的印象里,私营企业的职工因为没有“铁饭碗”,流动性强,连续3年以上工龄的“老工人”不多见。但在浙江新兴针织有限公司,我却发现这里的职工大多是有七八年工龄的“老工人”,而且他们都来自外省。问他们为何不离开?他们说:“因为这里有我们的家。”他们所说的“家”就是工会。新兴针织有限公司工会成立于1996年,会员已从当初的33人发展到今天的33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
  在诸暨,像新兴针织有限公司这样的私营企业有1523家,目前已全部建立了工会,在近10万职工中有8万多人入会,入会率为88.2%。市委书记王国伟告诉记者:“去年,非公有制经济占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为确保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前两年我们提出了‘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的口号,并以此作为工作重点。如今,工会建设已成为我们工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在发展中顺势而为
  1991年,浙江中义集团总经理应军毅来到诸暨市总工会,提出了建立工会组织的要求。当时,诸暨市还没有在私营企业建立工会组织的先例。市总工会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并在当年10月帮助中义集团建立了诸暨市第一家私营企业工会组织。有人对应军毅的所为不理解,劝说道:“你是私人企业,万事一人说了算,建立工会,多个组织多个头,何苦自找麻烦。”应军毅讲述了他的理由,中义集团虽是私营企业,但已跳出家庭模式,如果不推行民主化管理,不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就难以获得大发展,工会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正如应军毅所言,中义集团工会成立后,在公司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工会开展的技术比武、营销重点辩论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不仅提高了职工队伍的素质,而且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如在工会组织的“我为中义献一计”的活动中,全体员工踊跃参加,人均献策2条多,仅是员工姚伟永的一条建议,经采纳实施后就为公司赢得了100多万元的利润。去年,中义集团工会被评为“全国先进职工之家”。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私营企业主一开始都有应军毅这样的眼光和认识。来自诸暨市总工会的调查表明,起初一些私营企业在对待组建工会的问题上,存在着几种不良倾向:第一种是不愿组建,认为多顶帽子多笔开销;第二种是同意组建,但工会主席由私营企业主或拥有雇主地位的管理者兼任;第三种是有组织无活动,有组织无经费;第四种是认为工会开展的维护职工权益的活动,是同企业主对着干。
  针对这些问题,市委、市政府和市总工会首先从工会建设的自身寻找原因:一些工会组织的活动缺少亲和力和维权缺乏权威性,以致企业主和职工对工会有偏见。为使工会工作能跟上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诸暨市把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纳入了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有作为才会有地位
  “工会建与不建大不一样!”浙江李字集团副总经理陈培良谈起工会工作时感慨地说。在诸暨的私营企业管理者中,这句话颇具代表性。陈培良算了一笔账:“去年集团有职工3000多人,今年只有2300多人。人员减少了,同期日产量反而有所增加。今年头5个月,集团完成产值3.75亿元,实缴税金1945万元,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陈培良说,这其中,工会在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字集团一位来自安徽的职工对记者说,工会不仅关心我们的业余生活,而且注重解决我们的实际困难,使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情。李字集团工会建立后做的最见成效的工作,是加大了民主管理的力度,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不定期召开集体协商会议,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工会还在厂区设立厂务公开意见箱,及时收集职工的意见、建议。陈培良说,工会建立后,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好了,职工的心声得到了传递,大家心顺、气顺,工作的劲头更大了。
  因为有作为而赢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李字集团工会仅是诸暨市众多私营企业工会的一例。海魄服饰有限公司工会开办职工文化学校,把企业办成了既出效益又育人才的课堂;步森集团工会把企业营造成职工温馨的家园……
  分类指导 方法创新
  非公有制企业规模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经营效益的高低,都体现在对工会建设的认识和态度上。如何走出一条建立工会的创新方法,无疑是摆在诸暨市的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他们没有回避问题,没有绕开困难,而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找到了一条创新的建设工会的方法。这就是,在私营企业工会建设中,既要吸收国有、集体企业工会的套路和办法,又要结合实际,创造出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针对私营企业情况各异、基础不同的实际,诸暨市总工会派出了5个督导指导组到各乡镇进行分类指导,督促检查,帮助乡镇干部端正思想认识,理清私营企业的劳资现状,说明严格依法抓好私营企业工会建设的重大意义。与此同时,他们确定了100家工会规范化建设企业为示范点,适时召开示范点工作经验交流会,达到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效果。在创建工会的思路上,由原来“成熟一家,发展一家”,转变为“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和“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在创建工会的方法上,25人以上的企业单独建立,25人以下的企业采用建立联合工会、行业工会、街道工会等多种灵活方式;在工会干部的配备上,党团工交叉兼职,职工在200人以上的企业配专职工会干部,不允许业主的直系亲属担任工会主席。
  思路对头了,工作到位了,成效自然就会显著。“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这一句口号在诸暨就是这样成为现实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