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由于历史欠债突出等多种问题,近年来,农垦经营步履艰难,新形势下的农垦改革面临着——“洗脚上岸”,还是“脱鞋下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6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视点

  由于历史欠债突出等多种问题,近年来,农垦经营步履艰难,新形势下的农垦改革面临着——
“洗脚上岸”,还是“脱鞋下田”?
本报记者高云才
  说到农垦改革,不能不提“洗脚上岸”。
  90年代初期,许多想摆脱经营困境而锐意改革的垦区,不满足过去的“脱鞋下田”,纷纷开始“洗脚上岸”的经营尝试,结果,不少垦区走出经营困境,但也有垦区不仅没有摆脱昔日困境,反而背上“铺摊子”所带来的包袱。
  “洗”出新天地
  怎么看“洗脚上岸”?黑龙江垦区带头人王玉林有自己的见解。他说,许多人担心“洗脚上岸”后,农垦不是原来的农垦了,回答应该是:是,又不是。这话听起来的确令人费解。他分析,说“是”,是因为农垦没有丢掉自己的生存之本——传统农业;说“不是”,是因为农垦紧紧依托传统农业,拓展新的产业,把农业当作产业来做,当然触角就会向其他领域延伸。黑龙江农垦的这位当家的很豪迈地说:“如此看来,‘洗脚上岸’不仅不可怕,而且很可爱。”
  如果用改革的事实来诠释这位当家人的话语,就更有力。
  90年代以后,黑龙江垦区紧紧依托传统农业“洗脚上岸”,垦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黑龙江农垦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形成了75亿公斤以上的商品粮生产能力;垦区以粮、油、乳等为主的北大荒系列绿色食品销售遍及全国。2000年,垦区绿色食品总产量达30万吨,产值16.2亿元……
  前不久,记者领略了上海农垦“洗脚上岸”给他们带来的“滋润”。我们天天忙着参观上海农垦的下属企业,先是上海农工商超市、光明乳业,接着是上海都市农商社、上海星火开发区……上海农垦一派欣欣向荣。上海农工商(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徐麟说,上海农垦正在大踏步地扭亏,话语中显然浸透着力量。
  长期以来,我们的农垦经营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广阔天地修地球”。80年代后期以来,农产品价格一直在低谷徘徊,农垦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这意味着仅仅依靠粮棉油传统产品的种植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农垦,需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谁率先从旧的窠臼中走出来,谁就有可能率先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90年代初期率先提出“进城”经营理念的肇始者上海农垦,最先尝到“洗脚上岸”
  的甜头。好像有彼此约定,北京、广州、天津等农垦都开始依托自身的先天地缘优势,开始了农垦“进城”的历史性进军。结果,这些农垦都在一定程度获得了发展。在北京的300多家麦当劳快餐店,北京农垦就占了50%的股份。而天津农垦的“王朝”葡萄酒也红遍了中国……
  还是要因地制宜
  “洗脚上岸”在许多垦区取得的成功,并不能说明,它就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那些垦区或农场因为“洗脚上岸”而遭到的败绩。
  云南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剑鹏说,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搞“单打一”,剥离其它种植业,重点攻橡胶种植业。不仅“脱鞋下田”,而且就种同一种田。结果,云南农垦的效益不减反增。
  新疆农垦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多年来,摸索出了一条高标准、现代化的集约农业之路,成为国家重要的棉花基地。新疆农垦的长绒棉、香梨,在市场上知名度很高。让新疆农垦完全“洗脚上岸”是不现实的,那样会断了自身的前程;但他们也意识到,仅靠“脱鞋下田”已不能完全应对市场经济的新格局。改革是必然的。新疆农垦就出现了多家上市公司。
  再来看上海农垦改革,“洗脚上岸”是成功了,但上海有自己的特殊性。
  上海农垦走过了40年不平凡的历程。40年来,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直是上海农垦不断思考和不断实践的课题。“洗脚上岸”是上海农垦的选择,也是许多依托大城市的农垦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做出的一种“适者生存”的选择。
  看来,究竟是“洗脚上岸”,还是“脱鞋下田”,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一定要因时因地而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