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鸭绿江畔篮球摇篮——记辽宁丹东冠星中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6
第8版(体育)
专栏:

鸭绿江畔篮球摇篮
——记辽宁丹东冠星中学
本报记者薛原
  辽东一带,民风质朴刚毅,这方水土培育出不少体坛明星。素有“篮球城”美誉的丹东,则是现役男篮国手李晓勇的家乡。如今,李晓勇的启蒙教练李乃敏创办的丹东冠星中学,以其独树一帜的教学训练体系,正努力探索着一条培育篮球英才之路。
  志同道合
  曾效力于辽宁队及沈阳军区队的李乃敏,出自篮球世家,其兄李乃文是辽宁女篮主教练。几十年来,从球员、教练,到担任丹东市体校校长,李乃敏始终没有离开篮球。10年前,他执教丹东少年队,第一拨队员中,就有日后的国家队中坚李晓勇。
  1997年,自觉被行政事务羁绊许久的李乃敏,回到他割舍不下的教练岗位上。长期在体校的工作经历让他感到,青少年球员所欠缺的文化素质教育,其实对于今后的成长尤为重要。“走一条自己的路”,李乃敏找到当年在沈阳军区队的队友陈永春,随后又有市百货公司的副总经理赵圣权加盟,三条豪爽的汉子彼此握紧双手。
  因材施教
  1999年6月,冠星中学成立。长期从事青少年教练工作的李乃敏,深知基础的重要。“先育人,后教球”是学校的宗旨。每天上午文化课,下午是两个小时的训练,晚上还安排两个小时的自习。老师们严格按照国家统一教学大纲授课,考核也采取“双百分制”,即文化课与篮球课并重,以两项平均分数评定每个学生,绝不因为训练而耽误了文化学习。150多名在校生来自全国各地,北自黑龙江,南到珠海,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家长也甚感放心。
  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贯彻在训练中。李乃敏和陈永春注意全面发展学生的专项素质。学校为学生们制定个性化档案,根据青少年球员的特点来指导训练。陈永春说,除了十几位文化课老师外,五位教练都有辽宁队、沈阳军区队乃至国家队打球的经历和丰富的执教经验。在学生们眼中,他们不仅是教练,更是严父慈母。
  源头活水
  1999年底,学校的三层教学楼落成,除了文化课的一应设施外,还有三块标准室内篮球场。
  2001年,这里毕业的学生已有50多人。学校的光荣榜上,有考进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天津财经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学院的学生和入选沈阳军区队、八一青年队、北京青年队、国家青年队的球员,还有远赴新加坡的球员,成材率是令人咋舌的100%。
  如今,冠星中学已成为天津财经学院和中国民用航空学院的培训基地,也是CUBA(大学生篮协)的培训基地。正念高三的蔡庆林,三年前来冠星的目的是减肥,现在长到1米85,体重降到80公斤,更练成了篮球好身手。“我打CUBA有信心”,小蔡说,“来冠星最大的收获,就是练篮球时文化课也没落下。”身高1米92,今年才16岁的周鹏,根据骨龄预测能长到2米10。“我的榜样是王治郅,我也要向NBA努力”,一脸稚气的周鹏说起这话斩钉截铁。
  担任清华大学篮球队教练的前国家女篮教练董志权在观摩了学校的训练后,评价说:“这是专业水准的训练。”而西安交大的教练在学校看了两天,对李乃敏留下一句话:“你的学生来我这里,免测专业。”
  在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同时,李乃敏也在向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我希望2008年奥运会时,中国篮球队里有冠星出去的学生。”正如孩子们用稚嫩的笔体在学校黑板报上留下的憧憬:“今天,我们以冠星为荣,明天,冠星以我们为荣。”
  (附图片)
  李乃敏(右二)在指导学生训练。本报记者薛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