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于无情处写深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6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影视论坛

于无情处写深情
段柄仁
  依照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海淀区少年法庭法官尚秀云的生活原型创作的电影《法官妈妈》是一部成功之作,上映后,受到各方好评。影片精心塑造了在法内唯法是从,铁面无私,而在法外却以妈妈一般的深情去拯救失足少年的当代法官安慧的形象。
  人们敬佩安慧,首先是她能不折不扣地履行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严格执法、公正判案。影片对安慧在这方面并未用浓墨重彩去描绘,而是把它作为底色贯穿于全篇,为她法外施情,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人们敬佩安慧,不仅仅是她的无私无畏公正司法,更在于她作为少年法庭的法官,把依法判决的无情和判决后挽救的深情,紧密衔接起来。按常理,法官只管判案、结案,而安慧却把自己的工作向下延伸,对自己的审判对象在判决之后继续关怀备至,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照顾,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竭尽全力,以火热的爱心去温暖那些近乎冷却的心,以真挚的诚心和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耐心、细心修复他们精神的失落处。影片的主要画面和镜头是紧紧围绕这方面的内容而展开的。
  《法官妈妈》之所以吸引人,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敏锐地抓住了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司法公正和少年犯罪等重大社会问题,以此为背景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法官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而且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是值得赞扬的:一是塑造了一群鲜活的人物形象。主角安慧的故事特别是其中许多动人的情节虽然大都出自于尚秀云同志的经历中,但编导们并没有拘泥于真人真事,而是以此为基础,进行艺术上的提炼升华,使这个形象更鲜明、更感人、更具典型性。陈思成饰演的失足少年张帅的形象也是成功的,其刚烈、轻信、年少气盛等性格特征和思想始终处于矛盾状况的苦闷,及其本质上的善良和因失落感导致的一些恶习相互交错,揭示了这一代失足少年的典型心理和思想状态,及其恶习的顽固性和品行的可塑性。二是情节交错有序,复杂引人,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三是影片的会话不多,但却准确生动,语言通俗而富于个性化,影片中的枯燥的法律用语,多数出自服过刑的张帅之口,不仅深化了人物性格特征,而且自然生动,极具时代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