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中国已经站在WTO的门槛上,内地传统农区如何加快开放,加快发展,以适应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请看江西省宜春市的做法——开放,从领导抓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9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中国已经站在WTO的门槛上,内地传统农区如何加快开放,加快发展,以适应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请看江西省宜春市的做法——
开放,从领导抓起
本报记者彭俊
  没有各级领导的开放意识,就没有各级政府的开放政策,也就没有农区宜春全面开放的现有局面和由此带来的发展。
  ——题记
  县委书记的办公室
  走进县委书记的办公室,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记本人的办公桌和书架被挤在一个狭小的隔断里,剩下的偌大空间,成了会客室兼展厅,里面陈列着全县数百种产品。
  这里是花炮之乡万载县,县委书记名叫黄文知。“很多人以为万载除了花炮就是花炮,其实我们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地方特色产品还有很多。来一位客人我就做一次宣传,非把万载的对外形象转过来不可。”
  万载的农产品,被全县千余家企业加工成400余种品牌,销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而花炮种类,仅占全县农副产品的1/3——这就是黄文知所要宣传的万载新形象。
  “发展特色经济建设新万载”——经济学家魏杰的墨宝摆放在黄文知的办公室。魏杰是万载县的政府顾问。
  今年7月23日,为黄文知的诚心所动,魏杰赴万载讲课。其间,魏杰为万载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成功的特色经济发展之路甚感兴趣,欣然答应担任县政府的经济顾问,并决定把万载作为自己研究中国内地县域经济的调研点。黄文知的“办公室宣传战略”初见成效。
  市委书记的亲历经验
  黄文知的宣传战略,来自市委市政府“开放,从领导抓起”的政策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农区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各级领导带头是一条捷径。”市委书记危朝安的这番感悟,来自他本人的一次亲历经验。
  7月初,闽南经济强镇水头,危朝安率部在此招商。席间,一位客商说道:“我小时侯听说江西人天天有大米饭吃,不敢相信;现在,市委书记亲自带队到我们这个小地方来招商,也不敢相信。”
  此次沿海三省一市招商,危朝安和市长伍自尧共给宜春带回了数亿元的项目,更给他本人带来了可贵的认识:领导带头搞开放,本身就是良好的对外开放形象,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非抓不可!
  此后,宜春的宣传机构发动起来了,地方党报连载十篇解放思想的评论员文章,各类媒体开展了长达月余的解放思想对外开放的大讨论;各级政府部门发动起来了,对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内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各级党政领导发动起来了,从市到县,从县到乡,一批批年轻干部被派往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取经;一笔笔境内民间资本挖掘出来了;一个个企业兴办起来了;宜春沟沟坎坎的土特资源被唤醒了……
  乡镇领导的学习感触
  从浙江学习一个月回来之后,徐结强天天忙得不得了,很有点恨不得一天当作两天过的味道,“在浙江期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沉睡了整整十年!”浙江人的经济成就,浙江人的开放意识,浙江人的吃苦精神,给这位高安市八景镇年轻的镇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震撼。
  以前,在八景的头头们看来,只有本镇人办的企业,才是本镇企业;外地人来办厂,无非为了赚钱,我有钱干吗不让自己人赚?结果,外资没来,自己人也没办几个厂子。今年半年时间,八景就引进项目资金2亿多元,“他们来赚钱,不是照样可以给我们增加税收、消化劳动力、增强总体经济实力吗?”徐结强的脑筋确实转过弯来了。
  “缺乏原始积累的传统农区,如果没有强大的外资注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很难启动,更谈不上腾飞了。”樟树市临江镇党委书记熊思明的感触远不止这些。“招商引资是经济启动的引子,而唤醒民间资本才是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所在。”这是熊思明今年指导本镇经济工作的最大收获。1—8月,全镇引进资金3000万元,启动民间投资3600万元,民间投资的增长超过了境外投资的增长。镇里的经济实力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仅财政收入就增长38.8%,难怪熊书记脸上总是有遮不住的兴奋。
  走江湖的宜春农民“走出去才能请进来,走出去才能见世面,走出去才能真正树立开放的形象。这个道理,对普通农民同样重要。”市农工办主任黄志荣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
  宜春,有着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而这,恰恰使得宜春农民养成了小富即安迈不出门槛难求大发展的惰性。近来,这一状况已经有所改观。黄志荣的介绍带着几丝兴奋和骄傲:我们的农民运输队,已经把冬季的冻鱼运到了东北三省;我们的农民出租司机,已经占了厦门出租车市场一半的份额;我们的农民生意人,很快就要在北京建设一条宜春服装街……
  每一个出去的宜春农民,就是一面镜子,向外界展示着宜春的风貌和形象。有出门创业的,也有出门见了世面回乡创业的。
  宜丰县新庄镇组织15个养殖专业户赴安徽蒙城考察,回来后就拉开了当地规模养牛的序幕。74岁的姚国举老汉筹资30万元建起了一个养牛场,年内可获利10万元。镇里的农业经济结构也得到优化调整,高附加值的畜养业比重上升了70%。
  一招棋准,全盘皆活。领导抓开放的做法,扣住了宜春这样的内地农区以大开放求大发展的要害。今年1—9月,全市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宜春经济出现了腾飞的迹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