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栾城干群结对调结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9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四面八方

栾城干群结对调结构
  本报讯曾被农民敬而远之的乡镇干部今年成了“香饽饽”,农民们争着抢着往家里请,要与干部们结成调整对子。这是今年伙收时节在石家庄市栾城县发生的事儿。
  随着入世的临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更加紧迫。为了给群众调整结构“壮胆”,做示范,栾城县西营乡党委推出了种植结构“1+1”行动。
  即乡干部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与农民结成对子,成为“1+1”种植结构调整示范户。双方签订协议,由农民出地、出劳力;干部投入一部分资金,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帮助推销、跑市场。取得收益除去给农户的保本价后按股份大小分配。
  “1+1”将乡干部与农民的利益结结实实捆在了一起,使干部包户制度由虚变实。乡干部由领导者变为了农民的合作伙伴。在工作之余,他们钻技术、探信息,跑市场,为“1+1”联系户出谋划策。因此,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农民由烦干部、怕干部到上门争着与干部结对子。今年麦收后,西营乡有2300多户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面积7685亩。形成粮食、苗木、无核葡萄、无公害蔬菜和中药材并举发展的局面。(李东顺赵中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