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为让技术成果对企业发展作出贡献卢尔新无偿“献宝”引起反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29
第12版(企业界)
专栏:

为让技术成果对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卢尔新无偿“献宝”引起反响
本报记者龚永泉
  南京化学工业公司氮肥厂老职工卢尔新,最近在办理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后,向厂里无偿献出了自己研究多年的铆工电脑放样技术成果。
  卢尔新今年52岁,1969年从南京化工学校毕业分配到氮肥厂,在生产一线干了20年铆工。铆工在工件放样下料过程中,一直是手工作业。下料之前,先计算好尺寸,然后在马粪纸上画出样子,再把样子蒙在钢板上下料。方法落后,精度差,工作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1989年卢尔新调厂劳资科任科员。1991年,厂里建立人事信息系统,劳资科添置了电脑,他觉得铆工放样下料完全可用电脑处理,就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钻研。1994年,他完成了一些简单下料程序的编制,请一位铆工师傅试用,效果不错。厂长当即要求推广使用,总工也召集过会议研究推广,但后因人事变动等因素,一直未形成气候,只偶尔有人使用。
  直到1999年大修,铆工班长找到卢尔新,请他帮忙。结果,全部工件放样下料均采用了电脑放样技术,大大缩短了工期。目前,卢尔新共研究出可电脑放样工件45件,已实际应用了34件。
  8月初,氮肥厂举行了“卢尔新电脑放样技术软件演示推广会”。卢尔新决定将这项成果无偿献给企业,厂工会向卢尔新颁发了合理化建议特别荣誉奖1000元。
  卢尔新“献宝”在全公司引起很大反响,引出了一场“卢尔新现象”大讨论。讨论中,大家盛赞卢尔新这一举动,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情怀,反映了一名老职工爱厂爱岗敬业的高尚职业道德,也反映了一名南化人对企业深深的眷恋和对企业发展的殷殷期望。但是,也有一些职工对卢尔新献宝表示不理解,说他有点傻,既然企业已经和他协议解除了劳动合同,还献什么宝呢?
  讨论已远远超出卢尔新献技本身。有人认为,卢尔新选择这种时候和这样一种方式奉献自己的技术成果,实在用心良苦。自身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认同和回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遗憾。因此,企业要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视新技术、新经验的应用。有不少人在讨论中对电脑放样技术未能大面积推广感到遗憾,他们认为,这项技术如果能及时总结和推广应用,就会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
  随着讨论的深入,焦点逐渐集中在卢尔新当工人对企业贡献大还是提干贡献大上。卢尔新是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钻研电脑放样的,说明他本人仍偏爱原工种,将其调到机关,组织上似乎对个人有了某种“提拔”,别人也会觉得他自身价值有了“体现”,其实并不一定。长期以来,企业用人中沿袭的这种做法,值得反思!不少人认为,如果卢尔新一直留在氮肥厂工作,一直搞他的铆工,他研究的电脑放样技术很可能已在全厂推广使用,实现的经济效益会更多,对企业的贡献也会更大。
  为何要把这项成果无偿献给企业?卢尔新说,近年来,随着企业减员增效方案的逐年实施,曾经了解并使用过这套电脑放样软件的工人都已退休回家,唯一在厂的师傅也已调动工作岗位,自己也将以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离开氮肥厂。为了能让这项成果继续对企业发展作贡献,应该把电脑放样技术无保留地献给企业,作为对培养了自己的企业最后的回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