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防止吃河豚鱼中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6-26
第6版()
专栏:

防止吃河豚鱼中毒
读者秦北海、张吉甫等来信反映,山东省羊角沟有渔民七人因为吃河豚鱼中毒,其中有两人死亡。读者沈剑来信建议各地应采取措施,防止吃河豚鱼中毒事故的发生。本报同农业部水产管理总局研究后,认为防止吃河豚鱼中毒现象是值得引起各地群众深切注意的问题。
河豚鱼(在山东和东北地区叫?巴鱼,福建叫?鱼或鬼仔鱼,广东叫鸡抱)是一种产量较大,价格便宜,肉味鲜美的食品。这种鱼的形状像纺锤,皮肤表面光滑,没有鳞,它的生殖腺(精巢和卵巢)、肝脏、肠胃,脊髓和血液里都有毒素,在春季产卵期间生殖腺的毒性更大。
几年来,各地群众曾不断发生因误食河豚鱼中毒死亡事件;今年渔汛开始以来,广东、福建、山东、河北、武汉及乌兰浩特等地区又发生十一件,中毒五十八人,其中死亡十九人。中毒后的症状,一般是先头晕,恶心呕吐,以后是呼吸困难,全身麻木,重的一、二小时就会死亡,死后全身发青。发生中毒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下面三点:一、有些水产部门,对河豚鱼容易引起中毒的认识不足,没有向群众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工作;二、生产单位和运销部门对渔获物处理不当,对鱼货拣选不严。如今年春季渔汛期间,旅顺地区在批发的黄花鱼中就混有河豚鱼,这种鱼运到乌兰浩特市,当地居民缺乏食用常识,根本不了解这种鱼类有毒,因而发生了中毒致死的事件。三、有的人抱着“拼死吃河豚”的盲目态度,他们明明知道河豚鱼是有毒的,但是他们贪吃这种鱼的美味,以致在烹调制作不慎的情况下中毒。
各地水产部门以及有关部门应当重视防止食用河豚鱼中毒的宣传,向群众说明吃河豚鱼的危险性,并且介绍一些食用河豚鱼的处理方法。食用河豚鱼,先要去头剥皮,割除内脏和血块,洗净血液,然后将肉放在清水中浸洗干净,直到没有血色后,方可煎煮或腌晒鱼干,再吃。沿海沿江国营水产公司和供销合作社在加工时,必须妥慎进行去毒处理。各地水产市场,水产运销部门应严密检查鱼货中有无鲜河豚鱼混杂,如果有混杂就要分别放置,并控制鱼贩,不要随便向没有食用习惯的地区运售,出售时要告诉买主注意洗制方法,以保证安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