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生命科学方兴未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30
第7版(国际)
专栏:科技大观

生命科学方兴未艾
姜岩
  在可预见的未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将是世界科技中最活跃的两个领域,两者在未来有交叉融合的趋势。两者相比,方兴未艾的生命科学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机遇更大一些。这是正在北京访问的英国《自然》杂志主编菲利普·坎贝尔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
  坎贝尔博士就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发表看法说,从更广的视野看,生命科学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人类基因组图谱刚刚绘制成功,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也刚刚取得实质性突破,因而在这一领域存在大量的课题,世界各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相差并不悬殊,这对于像中国这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机遇。
  他说:“目前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仍然局限在局部细节上,尚没有从整个生命系统的角度去研究,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应当上升到一个整体的、系统的高度,因为生命是一个整体。”他认为,从原则上说,未来对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应当是西方科学方法与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结合,中国古代科学方法重视从宏观、整体、系统的角度研究问题,其代表是中医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学习。另外,他指出,对生命科学的应用研究目前由于经济、法律和伦理等各种原因仍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他指出,相对于生命科学而言,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发展中国家全面追赶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并不现实,中国可以选择某些方面作为工作重点。不过,坎贝尔同时也指出,信息技术并没有达到发展顶峰,在这一领域还有大量课题要做。他说,基于硅芯片的传统信息技术仍然有很大潜力,尽管10年前就有人断言硅芯片已经到了尽头,但近年来无论是以硅芯片为基础的微处理器,还是储存器,其速度和容量都大大提高,目前还没有停止增长的迹象。随着未来一些革命性技术,比如量子计算机、DNA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的出现,信息技术还将出现一个大发展的阶段。
  坎贝尔博士说,目前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有交叉融合的趋势,比如人工智能的研究就需要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揭开大脑思维的机理,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现这种机理。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实现人体特别是大脑功能的延伸”,比如计算机就是大脑部分功能的一个延伸,如果从这一角度考虑,未来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和融合是大势所趋,有可能出现生物个体与芯片的复合体,比如把具有一定功能的芯片植入人体以加强人体的功能等。
  他说,加强科技工作,科研投入非常关键。基础研究仍然需要政府支持,总体上讲投入大,科研成果就多。过去五六年,高能物理领域成果不断也说明了这一问题。目前,世界各科技大国的政府对基础研究还是比较支持的,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世界科技仍会快速发展。
  坎贝尔博士认为,中国科技的某些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大批优秀中国留学生回到中国,加强了中国的科研实力。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