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研究农村市场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读《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0-30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研究农村市场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读《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
卢良恕
  农村市场化,是人们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随着认识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化而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新世纪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实践课题。日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习近平撰著的《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一书,对于如何认识和推进农村市场化进行了专门研究。
  “货往哪里卖,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走”,是当前困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三个难题,而这三个难题的破解都与市场问题紧密相关:农产品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卖得出去,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只能从市场中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通过市场的合理配置来实现有序转移。特别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着力解决的增加农民收入问题,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为基础。作者正是由此揭示了研究和解决农村市场化问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农村市场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农村市场“化”不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完全建立起来;农村市场化是突破农村改革和发展瓶颈制约的重大举措,只有紧紧抓住这一关键环节,才能在新世纪开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农村市场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农产品市场体系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共同构成以家庭承包和双层经营为基础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系。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农村最早引进市场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从整个改革的全局来看,先行一步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却进展缓慢,至今仍处于市场体系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的状态。作者敏锐地抓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先行、发展滞后”这一关键问题,通过回顾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市场化建设的成绩、问题、困难及其原因,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对农村市场化建设的深刻影响和客观要求、农村市场化建设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联系;通过总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市场化的成功做法与经验,以及对国情及农村市场化主客观条件的比较,初步揭示了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途径。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建设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农村市场体系,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如何深化农产品价格体制和流通体制改革,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如何加强政府对农村市场化建设的宏观调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较为系统、便于操作的对策和措施。
  作者不仅具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还具有较厚实的理论功底。他在该书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科理论,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观视野,力图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认识农村市场化建设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重视将定性研究与实证分析结合起来,运用实例、统计图表和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推导和论证,使农村市场化的研究在理论上趋于系统化、科学化,在实践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