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活跃在天山南北的地质勘测人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6-27
第2版()
专栏:

活跃在天山南北的地质勘测人员
本报记者 沈石
夏天,天山南北显得更加美丽。水流经过的地带,绿树成荫;准噶尔盆地上,野生的沙枣发出浓郁的芳香。这些日子,在这一带的荒山僻野里,在生长着耐旱植物的沙窝中,经常可以见到地质勘测队队员们徒步地来来去去。他们渴望着在祖国富饶的新疆省发现出蕴藏丰富的煤层,勘测到好的石油构造。
在终年积雪的天山丛中,现在时常会下起阵雨。重晶石地质队的队员,需要带着棉衣、雨具爬上高山。在苦水和无水的地区,水,对于勘测队员非常珍贵。他们往往要到离宿营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用汽车把水运回来。
在同各种困难作斗争中,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地质勘测队员们逐渐成长起来。范成龙两年以前还是北京地质学院的学生,经过苏联专家乌瓦洛夫和伊林娜·伊万诺娃的帮助,现在他已担当起地质测量队队长的任务。年轻的姑娘刘敬宽和牛家璧原来都是北京地质学院的学生,一九五四年五月间才到新疆。今年,刘敬宽在一个有八十多个人的测量队里担任了队长;牛家璧成了实习工程师,在野外电测站里单独地操纵着动力机。石油地质勘测队还培养了许多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民族的工人。
勘测队的活动,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热情帮助。他们积极供应给勘测人员蔬菜、羊只等食物,为勘测队带路。在新疆省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地质勘测队员们正在勇敢地向着祖国的地下宝藏进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