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阅读
  • 0回复

白鹭人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01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白鹭人家
陆伦源
  其实,白鹭乡是没有白鹭的。
  但是,我每次来到这里,心中对它的感受就会增加一些。
  白鹭乡位于江西省赣县的北部,它的东边紧邻着著名的将军县——兴国。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它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红色苏区,全乡在册的烈士有近八百名。
  红色的历史,给这里的乡民多了一分自豪,也为这里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群落,增添了艳目的亮色。
  白鹭乡是一个山水环境极好的所在,四面青山上,林木葱郁,烟岚常与流云相牵;山间盆地里,有村舍和古木相依,秧田与荷塘相连。更见鹭溪清流潺潺,由东向西逶迤流淌,真如舒卷自如的绸带,含情脉脉地把全乡十多个村落缠绵在一起,自有一番田园风光的赏心悦目,也有宁静中的温婉风情。
  有人说没有翩然如云的白鹭,就少了轻灵的意味。但这里久远的传说,总会给人们的心间注入诗意,引发联想。八百多年前,东汉大书法家钟繇的一位后代钟舆,牵子携妻,赶着一群鸭子从北向南走到这里。他们置身于一派灵山秀水之间,仿佛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家园。尤其是钟舆在睡梦中见到众多洁白似云的白鹭,又惊又喜之际,便决定在此安家。传说,在很大程度上给平常而沉重的现实生活带来了轻松与希望,更使人们心中有了寄托,有了文化的质朴感受。
  尽管这里没有上下飞动的白鹭,但人们对这种生命的钟爱,转化成了腾飞云天的愿望,并从中领会到了奋发向上、超越山野的真谛。自白鹭村开基起始,南迁到此的人们经历了拓荒创业、建设家园的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有了安定的生存环境,有了休养生息的所在。这一切,都是几代人竭心尽力换来的。值得欣慰的是,后来的子孙们,没有倚在树下乘凉坐享其成,也没有默守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简单地重复先人春种秋收的日子,而是怀着白鹭般轻盈云天的理念,沿着曲折的鹭溪,走出重重叠叠的青山,走向赣水之滨的城镇,奔向长江两岸的城市口岸。他们的足迹踩遍了苏、鄂、皖,更把生意做得风声水起,换来滚滚财源通达三江的兴旺岁月。久居赣南深山的人,终于成为当时市场经济的弄潮儿,成为曾经名扬天下的“江西商帮”中的一支劲旅。
  发达起来的“白鹭人”,仍然一往情深地爱着养育自己的水土家园,对“根据地”的建设也格外重视,他们把源源不断的资财用到家园建设上。在兴建家祠、学堂和住宅时,“白鹭人”不仅考虑到它们的坚固和实用,而且注重造型的美观与人文生活的情趣,既将一些北方民宅的传统风格保存下来,还情有独钟地把精致典雅、舒展大气的徽式建筑风格进行移植、发挥,在赣南的宁静山水之间,形成了风情独具、富有文化气韵的建筑群落。
  毫无疑问,过去的“白鹭人”是把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处理得融洽、完美的典范。
  时过境迁,江西商人的风光虽然不再,但是在白鹭乡里,人们从那些凝固历史音韵的建筑中,仍可感受到它曾经的兴盛和昔日神采。更令人叹服的是,那些经历数百年风雨的古老民居,依旧坚固而精致地庇护着“白鹭人”的子孙,使他们拥有遮风挡雨的家宅,有平常生活的踏实与安宁。
  每次在白鹭乡的村舍中行走,那古老高大的祠堂,清幽深邃的小巷,清澈依然的古井,都使我真切地产生进入历史情境的感觉。在这里,现实与历史融在了一起。
  白鹭乡里,自有一种情境,唯有走进去,才能体味到那山水的风情,村舍的风韵,还有“白鹭人”的过去与现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