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韩风”刮过之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04
第4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韩风”刮过之后
  仲言
  这两年韩国文化逐渐地火了起来。电视台热播韩国电视剧,电影资料馆举办韩国电影展映,剧场演出韩国的戏剧、音乐和舞蹈,体育馆里灌满了韩国“酷哥”“辣妹”们火辣奔放间或柔情万种的声音,就连T型台上走的也是韩国女孩的猫步,且也应者甚众,喝彩声不断。业内人士戏之曰“韩风”、“韩潮”、“韩流”者,不一而足,这成为近期首都舞台上的一个文化景观。
  尽管在国内热起来的韩国文化还大都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但却在某个层面上展示着邻邦文化的骄人成就,我们理应为之高兴;韩国文化热也显示着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业绩,我们表示祝贺,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韩风”刮过之后,观众不免会问,我们的当代艺术怎么样?这几年的“韩潮”,确乎给人们留下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
  韩国文化热,从表面上看,当然与鉴赏记忆中的陌生感和当下审美的新奇感密切相关。但实质上,与其说依赖于异域的生活场景、靓丽的青春倩影和缤纷的艺术画面,不如说根源于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始终表现出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或许才是它们最突出的魅力所在。曾几何时,我们也有几部韩剧克隆版的青春偶像剧,摹仿人家的艺术结构,照抄人家的剧情和人物,虽然也有一套诸如面孔要青春,服饰要新潮,剧情要离奇,细节要搞笑,观念要时尚,音乐要煽情之类的经营秘诀,但是,原版剧中的所洋溢着的鲜活生动的生活情趣却了无踪影,剩下的只有拙劣的摹仿和苍白的演绎,“偶像”没有塑成,“呕像”的骂名却不绝于耳。事实无情地告诉人们,艺术如果不研究社会问题,不关心人生痛痒,一味地做一些投机取巧的小把戏,那是肯定没有生命力的。
  真实的生活场面,浓烈的人情世态和真切质朴的表演,是韩国文化留给人们的另一个印象。艺术需要美感,漂亮的脸蛋和精彩的画面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没有比较深刻的文化韵味和内涵,没有全身心的真情投入和感人至深的艺术表演,只能是一堆没有灵魂的躯壳的机械流动。看看那些在屏幕上晃来晃去的毫无内涵的浅薄面孔和他们那充满矫情的表演以及被铜臭熏出来的各式流行艺术,比照一下如金喜善、尹度铉之类“引领大众文化的令人瞩目的年轻人”们在表演中倾心灌注着的真情乃至激情,其中存在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仅此一点,就特别需要我们的从业者去认真地体会和思索。
  此外,重视民族风情的再现和传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掘,也是“韩潮”不同流俗的又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韩国是一个有着典型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韩剧中流露出来的风俗时尚、人情世态和文化蕴含,足以使人们真切地领略到东方文化特有的意味和无穷的魅力,在某种意义上说来,这也是“韩潮”在中国热起来的原因所在。金敏基即使是在进行艺术的移植,《地铁一号线》也没有成为德国艺术家同名作品的翻版,而是搞成了一部反映韩国社会现状,贴近韩国人审美习俗,具有韩国风味的本土化的剧作。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对于那些一贯标榜蔑视传统的艺术家们,是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的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