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行路难”难倒庄稼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05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

“行路难”难倒庄稼汉
  新华社记者 董峻 胡靖国
  目前,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从事农产品流通的农民经纪人,活跃了农村市场。但记者不久前在鲁、豫、晋、陕等省农村调查时发现,一些地方出于种种原因,人为阻碍了农产品流通。不少农民说,现在做买卖,最大的麻烦不是来自市场,而是交不起、说不清的各种费用。
  我们在山西运城市遇到了几个为卖瓜发愁的农民。这个市临猗县仁里村的一对父子用手扶拖拉机进城卖瓜,被交通管理部门拦车扣留了西瓜。他们再三央求仍未放行,直到第二天下午父子俩才回到家。他们气愤地说:“罚也好,缴也好,咋就这么拖拉,瓜都要晒破了……”
  一个瓜农对记者说:“卖瓜就像做贼。本想天明前进城,中午车少人稀时出城,没想到还有那么多‘单位’追着来罚。”他掏出一张罚款单,上面没有写清罚款理由,只写着名不符实的“养路费”51元。
  在我们沿路调查中,不少进城卖瓜卖菜的农民反映说,不在市场里卖吧,城管、工商、交警谁见着卖菜的都要没收东西、砸秤罚款,所以老得东躲西藏;在市场里卖吧,本来市场就有限,收费的又没完没了,一会儿来收管理费,一会儿来收城建费,一会儿来收卫生费,还有交易费、地皮费……卖瓜卖菜都是小本买卖,哪能招架得住?
  有个农民给我们算了笔账:前些日子他进城卖了一车西红柿,卖了一百一十几块钱,各种费用就交了近一半,三块五块、十块八块地交个没完,每次他都赔着笑脸小心翼翼地讨价还价,还真能省下几块钱。收据是从来没见过的,由此他得出“收费没谱”的结论。
  小本生意渠道不畅,有的农民只好就地贱卖,没有收购商来收,甚至只有烂在地头或自家院里。采访沿途我们不止一次看到,一些刚刚调产种菜有所起色的农民家院子里,堆放着一筐筐卖不出去、已经烂掉了的西红柿、茄子、豆角等。有的农民苦恼地说,中央号召各行各业都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可是在咱这里,农民增收不光要看老天的脾气,还要看城里人的脸色!
  不仅“游击队”如此,农民经纪人、销售专业户也意见纷纷。在山西祁县,我们和几个销售大户座谈时,他们感叹:“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一个叫韩志刚的“倒梨”大户说,拉一车梨到广州,一路下来得罚个几千块,万一碰上市场行情不好,就要赔钱。
  在运城市最大的油桃专业村——陶村镇辛曹村,一个购销专业户说,去年他往外地销售了100来车油桃,今年只拉了41车。
  他表示,往后再也不敢干这个了。鲜果销售季节性很强,一年里就十来天工夫,此时如果遇到“人祸”,很可能大半年辛苦就会泡汤。这个村去年外销油桃400万公斤,今年只卖了250万公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公路“三乱”影响了运输。几个从大同、呼和浩特等地来批发油桃的客商说,有的地方只是罚钱还好说,要是再碰上“认真”的,要求卸货、另外找车运输,路上耽误几小时甚至几天的都有,鲜果也全成了烂果子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