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机遇来自正确地应对挑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05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观点

机遇来自正确地应对挑战
  吴敬琏
  随着11月中旬中国正式加入WTO在即,中国经济在加入WTO以后发展前景的话题再次成为经济界讨论的热点。讨论中最常见的一句话是:“中国加入WTO,既是一种难得的机遇,又意味着严峻的挑战。”这句话当然是不错的。问题在于,人们往往把机遇和挑战两者截然分开,以为机遇就是机遇,挑战就是挑战,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往往把入世的“机遇”理解为只要一加入WTO,出口对象国消除了关税和非关税障碍,我国出口就自然而然地大幅度增加;只要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开放国内市场抱有信心,外国投资就会源源而来,等等。我觉得这种理解过于简单和乐观了。决不能以为加入WTO以后天上会下“金雨”,不用努力,机遇便自然降临。我同意这样的判断:“机遇是潜在的,挑战却是现实存在的。”为了使潜在的机遇变成现实,必须准备作出艰苦的努力。
  事实上,在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将遇到严峻的挑战。中国经济有它的巨大优势,也有明显的弱点。在过去的年代里,中国经济表现良好,甚至在全球衰退的情况下“一枝独秀”,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弱点被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政府的行政保护、“倾斜政策”等等所“屏蔽”和淡化了。
  加入WTO,意味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打通”,我国的企业和政府都要根据WTO的要求,按照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去玩“游戏”。上述保护和“屏蔽”在不超过5年的过渡期以后将不再存在。中国企业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中国经济要能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不能再靠政府的保护,而是要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如果根据这种要求审视我国的企业、我国的市场环境、我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规制方式和监管质量,就会发现,加入WTO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例如:(1)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迟滞,农产品成本大大高于发达国家,部分农民群众贫困状态没有消除;(2)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企改革尚未到位,国有经济效率未有根本提高,大量国企“下岗职工”分流成为重大社会问题;(3)银行体系相当脆弱,资本市场不能实现有效配置资本资源和度量企业绩效的基本功能;(4)市场秩序混乱状况和腐败蔓延趋势尚未扭转。在这种情况没有改变的条件下,即使加入了WTO,中国出口收益也未必能够大幅度提高,中国市场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也未必能够大幅度增强。相反,国内经济却会受到进一步开放的巨大冲击。
  面对这种形势,不变革图存、加快推进改革以便存利去弊,增强自身体质,将会如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所说:“死路一条。”不过出路是存在的。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风浪与挑战,依靠改革开放,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经验告诉我们:改革的最大困难来自由既得利益产生的体制惰性。我国政府加入WTO时的承诺,为市场化改革设定了时间底线。这就为克服由保守思想和既得利益产生的体制惰性提供了极其强大的动力。我们正是要在对挑战作出正确应对的推动下,加快我们的改革步伐。
  总之,我以为机遇来自对挑战的正确应对。我们是否能把加入WTO提供给我们的潜在机遇变成现实,取决于改革在如下方面的实际进展:(1)切实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启动民间投资;(2)加快完成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使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真正到位;(3)加快银行体系的改革,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资本市场;(4)改变用内部文件、审批制度、政府政策和对企业进行微观干预等管理社会经济事务的老办法,实现政府规制(监管)的转型;(5)建立透明的法律框架,实现司法机构的独立审判和公正执法,确立法治社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