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新风轻拂大营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07
第5版(地方新闻)
专栏:

新风轻拂大营镇
本报记者张帆
  “哟!是本晋啊。进屋坐,娃他妈,给书记倒水。”一阵喧闹声中,何官营村农民胡万留和媳妇忙把镇党委书记王本晋和记者让进了屋。王本晋上午刚从县上开完六中全会精神贯彻会,吃过午饭,拉上记者就奔何官营村来了。
  何官营村是云南省富民县大营镇的一个小村。胡万留和媳妇眼下正忙着为小春备料。“供应的小麦籽种质量咋样?”“没问题,说起来还得靠村支书石崇富他们工作细,只要是他们把的关,籽种质量都过硬,我们都相信。”胡万留回答。
  何官营邻近公路,交通便利,村里人将城里人爱吃的葡萄作为增收的支柱,胡万留每年靠半亩葡萄就有1500元的进账。可葡萄好吃树难栽,遇到白粉病、霜霉病,丰收的愿望就化成泡影。“亏得有农技站的干部,那真叫有耐心,去东家走西家,随叫随到,直到把病根给你解除为止。”胡万留的媳妇也插上嘴。
  正说着,屋外走进一位老汉,王本晋忙起来让座,老汉并不客气,打完招呼,就在王本晋旁边坐下。胡万留告诉记者,老汉名叫何加德,是村里有名的农活儿好手。何老汉嗓门挺大,问起村公路改造资金落实的事儿,王本晋一项项地告诉他镇里最近财政支出的情况,何老汉边听边点头。
  走出胡万留家,王本晋跟记者聊起镇上开展“三个代表”学习的情况。6月,全镇34名党员、干部开展了“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基层干部”的讨论,收集了群众各方面的意见215条,随后无记名投票选出10名优秀党员、干部。王本晋说:“现在,农村群众最看重什么?
  那就是一个‘实’字”。大营镇刚刚竣工的2800多平方米的中学教学楼就是对党员、干部们的一次考验。过去大营中学由于教室不够,全校572名学生有210名都在校外借房上课,上课勉强可以进行,住宿条件实在很差。两张上下床,最多的时候躺过8个孩子,孩子们连翻身的空间都没有,一间学生宿舍80多个孩子就守着一个水龙头,生活条件之差可想而知。
  盖新教学楼的呼吁没断过,一算账,盖一个比较标准的教学楼得花100多万元,大营镇全年的财政收入才600多万元,盖楼的想法也就几上几下。“家长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现在从上到下,都要求党员、干部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可教学楼好几年就是盖不起来。难道今年又要走过场?”学校政教主任彭盛贤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今年3月10日,推土机隆隆进场的时候,镇上好多人还有些疑惑,真的要盖新教学楼啦?恐怕是开个头就撂着。但推土机走了,打桩机上了,建筑队进场了,5个月后,一幢崭新的教学大楼在大营中学立起来,新学年一开学,同学们结束了在外头“流浪”的日子,也告别了拥挤的学生宿舍。
  站在教学楼旁,王本晋指着尚未建起的升旗台告诉记者,教学楼工程花了149万元,还有绿化、装修没搞完,下一步还要接着干,镇财政拿出了90万元,大伙对此统一了思想,准备过3年紧日子,宁愿在别的方面省点儿,也要把镇上最大的“民心工程”干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