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颁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09
第4版(要闻)
专栏:

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颁奖
  本报北京11月8日讯记者张建玲报道:在全国新闻工作者庆祝第二个中国记者节之际,今天上午,中国记协在京举行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颁奖大会。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年度新闻作品最高奖。本届评选共有257件作品获奖。本报的社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副刊文章《“刘邦文化”是什么》获一等奖,《把握“五个统一”力争“高出一筹》、《思考的相机》获新闻论文一等奖;另有两篇作品获二等奖、两作品获三等奖。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是全国性优秀新闻专栏最高奖。这次获奖的38个专栏弘扬主旋律,特色鲜明,深受群众喜爱。本报的《人民论坛》、《今日谈》获名专栏奖。
  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代表王义堂、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获奖代表田歌分别在会上发言。
  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在讲话中说,多年来的新闻实践证明,新闻精品的产生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要有精品意识,要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邵华泽说,造就越来越多的坚持正确方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播音员、名主持人,是我们新闻评奖工作的重要目的,也是我们新闻力作和精品越来越多、新闻事业越来越兴旺的关键所在。
  中宣部副部长吉炳轩到会祝贺并讲话。他说,这次获奖的作品和专栏,内容不同,形式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准确、鲜明、生动。新闻作品、新闻专栏要做到高出一筹,就必须有强烈的精品意识。只有精品佳作、真情实意,才能留得住、传得开、叫得响。
  中国记协副主席徐心华主持了今天的颁奖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