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为中国喝彩的美国记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09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为中国喝彩的美国记者
本报记者张勇
  特立独行著文章
  套用个时髦的词儿,盖·特立斯是美国记者中很“另类”的一个。他曾是《纽约时报》的名记者,被称为上世纪60年代“新新闻主义”的开山者之一,又是走红美国文坛的纪实文学作家,但他确实与印象中的美国记者大不一样。
  美国记者是不修边幅的,显得粗犷、随意。特立斯却总是穿着剪裁合体、手工缝制的西装,举止优雅。他认为,记者的着装是个严肃的问题,“你不一定像我穿得这样好,但你总得让人家感到被你采访是值得的吧”。
  美国记者是热衷追逐“坏消息”的,信奉“坏消息才是好消息”。特立斯对此不苟同:“美国媒体让我最不喜欢的是负面报道太多”;新闻工作是一种“奉献”,记者需要具有良好的修养,为社会提供有教益的作品。
  美国记者是崇尚科技领先的,各种新设备受到追捧。特立斯不以为然:“我不用录音机,不用电脑,不用打字机,只用铅笔。虽然写得慢,但是写得好。”说着,他脱下西装,拎在手里抖了一下:“就像这件手工缝制的衣服。”
  那件衣服的牌子上,印着特立斯叔叔的名字。按照特立斯的说法,他干上新闻这一行,与他出身裁缝世家有很大关系。他父亲17岁时从意大利移民美国,靠家传的裁缝手艺为生。“事实上,当记者与当裁缝有相通之处,”特立斯说:其一,二者都能与权贵打交道,“当记者有机会接触市长、总统,当裁缝也是这样。我在巴黎的叔叔曾为戴高乐将军做衣服,我的祖先还为拿破仑的亲戚服务过”;其二,记者和裁缝都要有很强的观察力,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对象有细致周详的了解。特立斯感到自豪的是,他父亲只做手工高档服装,他继承了这一风格,“一针一针地”写文章。
  作为移民的后代,特立斯天生有一双好奇的眼睛,具备当记者的潜质。上中学时,他就为一家地方报纸写了数百篇专栏文章。大学毕业后,他进入《纽约时报》,干得相当出色。他挖掘新闻有自己的一套:当你把录音机伸到别人嘴边,往往得不到真实的答案。于是,他就“在大街上四处溜达,听人们谈论些什么”。在他看来,新闻是一种“闲逛的艺术”。这与我们中国记者“跑新闻”的说法有些类似。
  1961年,特立斯出版了第一本书《纽约——一个意外收获的旅行》,获得巨大成功。此后,他转行做了职业作家,“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他“不遗余力地进行调查研究”,以“完美的文学式新闻”记录“真人的故事”,迄今已出版8部纪实文学作品,销量都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几十个国家出版发行。由于他在新闻和文学上的突出贡献,他今年被聘为普利策新闻奖的评委。这对一名记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别具慧眼看中国
  特立斯与中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发生在1999年。是年7月,他通过电视收看了中美女子足球队争夺世界杯的决赛。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角逐,双方拼得很艰苦,不得不以点球决胜负。结果,中国队13号刘英一脚射失,导致美国队胜出。特立斯知道,中国上下对这场球非常关注,十分想赢,因为美国飞机3个月前轰炸了中国驻南使馆。那位姑娘回国后会受到什么样的对待?她将如何战胜失望和困窘呢?特立斯产生了创作灵感:这是了解中国的独特切入点。于是,他带着下一部书的构思来到了中国。
  年近七旬的特立斯原打算停留两周,实际上一呆就是5个多月。起初,他因不被理解而受到冷遇,但他表现出非凡的执着:追随刘英从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广州……联赛踢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为刘英呐喊助威。他后来甚至跑到悉尼奥运会上为中国加油喝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上至体育总局的官员,下至女足队员,许多人被他的不懈努力所感动,成了他的好朋友。在此期间,特立斯被正在发生巨变的中国深深吸引,“对中国的爱慕之情越发强烈起来”。他在文章中写道:“我高兴地看到,刘英得到队友和全国同胞的极大支持。江泽民主席在庆祝中国女足从美国归来的国宴上,亲自对她表示欢迎。我相信,她代表着今日的新中国,能够战胜挫折,从最初的失败中站起来,重新战斗,并在将来的成就中自豪地崛起。这就是我喜欢中国的原因。”
  不久前,特立斯4部著作的中译本在北京面世时,他再次来到中国访问,并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之邀与中国记者进行交流。他说,中国记者生活在国家迅速取得进步的时代,是无比幸运的,“你们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写,可以向世界炫耀”。这两年,特立斯已对中国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他认为,“中国人民是友好和自尊的,他们战胜了几个世纪的压迫和艰难,依旧巍然屹立,公正待人”,而“美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是偏颇的”。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有关刘英和中国的书。特立斯说,这部700多页的著作已完成大半,是他期望值最高的作品。
  看着热情洋溢、妙语连珠的特立斯,我脑海里闪过另一位美国记者的名字:斯诺。我不知道能否把他们相提并论,但他们至少在观察和报道中国时,是有相似之处的。真诚地期待特立斯写出新世纪的“红星照耀着中国”,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真实面貌。(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