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中卢友谊的见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12
第7版(国际)
专栏:关注非洲(48)

中卢友谊的见证
本报驻南非记者李新烽
  被誉为“中卢友谊的丰碑”的卢旺达水泥厂是利用中国政府无息贷款建设的,于1984年竣工投产。两年后,应卢政府邀请,承建单位中国建材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与卢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经营代管合同,代表卢政府行使从人、财、物到产、供、销的全方位经营管理权。由于管理有方,5年合同期间不但收回了全部投资,而且还以上缴利税的方式为卢政府又挣得了一个水泥厂,赢得卢旺达总统和人民的交口称赞。此后代管合同又两次续签。
  重视岗位培训,培养卢方工人是他们实施的援外培训战略。他们每年都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一边在课堂进行理论讲解,一边在现场结合实际进行操作,手把手对卢方人员进行岗位练兵,帮助他们逐步掌握生产技能,使卢方人员在大部分岗位已能独当一面。目睹这一变化,当地省长情不自禁地称赞“中国人民是我们真正的朋友,不仅予我们以鱼,而且授我们以渔”。
  重视效益效率,致力技术革新是他们实施的援外技术战略。水泥厂的技术改革是分步进行的,先是在1989年将窑筒体直径从2.5米改造成3.1米,接着在1993年增加了收尘率为98%的窑尾电收尘项目,1999年增建了塑料编织袋车间,结束了人工糊纸袋的历史。
  满足市场需要,实施扩建工程是他们实施的援外市场战略。按照水泥厂扩建合同,扩建工程必须在10个月内完成增加一台水泥磨、一台喷射泵和两个储量1000吨的水泥库等一系列项目,同时还要将扩建对正常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面对艰巨的扩建工程,中国技术组精心策划,克服困难,于今年7月按期完成了任务,使水泥年产量从原来的5万吨增加到11万吨,为中卢建交3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
  吃苦耐劳、团结奉献是他们实施的援外精神战略。这种工作精神为卢旺达水泥赢得了声誉,多次荣获法国的“非洲奖”,西班牙的“质量奖”和塞内加尔的“优秀领导奖”。目睹这一切,卢方人员不时向中方人员伸出大拇指。卢商工部长激动地说:“你们用行动和精神加强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我们两国之间的合作充满活力。”(本报约翰内斯堡11月1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