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早关早主动不关没出路——山东关闭两万吨草浆生产线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19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本期关注:关闭小造纸生产线
  山东省政府日前决定:今年10月至明年8月底前,关闭41家造纸厂的两万吨及两万吨以下草浆造纸生产线。在造纸行业产销两旺的形势下,山东省为何自断财路?面对阻力,关闭能否进行到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专题采访——
  早关早主动不关没出路
——山东关闭两万吨草浆生产线透视
本报记者赵永新王科
  继在全国率先关停1万吨以下草浆纸厂后,山东省政府日前再推新举措:从今年10月至明年8月底前,关闭41家造纸厂的两万吨及以下草浆造纸生产线。此次关闭行动将带来固定资产损失10.7亿元,涉及1.4万名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铁腕严关不容情
  德州市的齐河县,与济南隔黄河相望。该县4家造纸厂“榜上有名”,其中3家在首批关闭之列。
  11月2日,记者来到这个县的冠军造纸厂,只见草浆生产车间已全部解体:熏黑了的砖墙推倒了,3个沉重的大制浆蒸球已拆卸落地,长长的割草机被大卸八块。距此不远,另外4个蒸球也在拆卸之中。副厂长张建元告诉记者,关闭草浆生产线的直接损失大约1000万元,今后厂里改用商品浆造纸,1吨纸的成本要增加200多元。在全部靠自制麦草浆的国有企业齐河纸业公司,生产线已全部拆除,800多名正式职工一齐下岗。
  “困难再大也要关,对小造纸产生的环境污染,再也不能睁一眼闭一眼了!”县委、县政府坚决执行省政府决定,书记、县长亲自抓,由于工作细致,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关停工作进行顺利。
  此次关闭的造纸厂,大部分在经济欠发达的鲁西北、鲁西南和鲁中地区。这些“小不点儿”企业,在当地都是举足轻重的利税大户。为防止关闭受阻,省政府念了“紧箍咒”:各市、县要严格按照省政府下达的标准、期限和名单认真落实,对于拒不执行的、逾期未关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定代表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强制拆除、销毁。
  记者了解到,截至10月底,首批17家造纸厂的草浆生产线全部拆除,草制浆业务被当地的工商部门注销;在今年年底前和明年8月关闭的其余24家企业也已经开始了关停前的准备工作,纷纷进行生产和人员调整。上述生产线全部关闭后,山东全省每年可削减COD污染物4.44万吨,29条河流的水质将得到逐步改善。
  “猫捉老鼠”到此休
  此次关闭决定,一盘小小的录像带起了不小的作用。
  今年3月至4月,山东省环保局兵分三路,前往各地暗访企业排污情况,拍下了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镜头。7月4日,录像带送到了省委书记吴官正和省长李春亭等领导同志的桌上。录像带中,未经处理的污水泛着白沫直排河流湖泊;水体发出恶臭,两岸百姓被迫向后迁移;偷排超标废水,甚至祸及地下水……一个个镜头,让人震撼。被检查的48家草浆造纸厂中,仅有4家达标排放。
  在听完省环保局局长张凯的全面情况汇报后,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很快达成了一致意见:两万吨及以下的草浆生产线污染环境所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其创造的价值,下决心关闭。这是治理结构性污染、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早关早主动,不关没出路。
  “两万吨及以下草浆生产线的赢利是以资源、环境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山东省环保局副局长张波告诉记者,“巨大的
  治污成本使追求最大利润的纸厂老板很难不超标排污。于是,企业便与环保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你来检查,我就开动治污设施;你一走,我马上关,任污水直排。这种‘游戏’再不结束,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即将上马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也对山东省的水污染治理提出了要求。在慎重权衡利弊后,山东省委、省政府毅然下了两万吨及以下草浆生产线的关闭令,以确保调水沿线地表水达到三类水质标准。
  “受损一时得益长远”
  山东省近年来对小造纸连出重拳,省内外人士关注的是,它是不是影响了造纸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山东业内人士认为:关闭行动不仅是保护水环境的不得已之举,也是应对入世、进行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过去山东几乎县县有造纸厂,平均规模不到1万吨,企业普遍亏损。全国整顿“五小”之时,山东关掉了300多家小造纸厂,催生了全省造纸行业的龙头企业,带来了产业结构第一轮改善。但现在从入世的角度,与世界同行相比,问题仍很突出:草浆比重过大,中低档产品仍占大头,造纸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装备良莠不齐,能耗普遍较高。因此,造纸企业调整结构势在必行。
  对此次关闭行动,省环保局副局长王光和的看法是:“受损一时,得益长远。”山东的同志向记者讲了两个例子:
  一是临沂市的郯城板纸厂。1997年山东省关停1万吨草浆生产线时,许多同行想方设法蒙混过关,该厂却主动关掉1.5万吨草浆生产线,改“吃”废纸和商品浆,利税由当年的3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7800万元,原来被污染成黑色的白马河逐渐由黑变清。二是济宁市。近年来该市加大草浆造纸企业结构调整力度,辖区内的草制浆企业由原来的13家减少为3家,造纸产量却上升43%,利税增加26%,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据了解,山东省将以这次关闭行动为契机,加大加快造纸行业的结构调整步伐:产品向中高档调整,品种向多样化调整,制浆规模向高集中度调整,原料结构向木浆、废纸浆为主调整,争取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