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草根企业”与环保“绿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19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草根企业”与环保“绿卡”
周泓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民通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在黄土上建立起活力四溢、被国际社会称之为“奇迹”的“草根工业”——乡镇企业。入世了,这些企业怎么样?
  2001年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的“绿色消费年”,这是有原因的。在当今世界贸易体系中,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经济、品牌、技术优势对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设置“绿色壁垒”。
  笔者翻阅了WTO诸多条款发现,WTO中散落在各协议里的环境制约条款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入世之后,机遇与挑战并重,中国乡镇企业需要寻找一条宽阔的绿色环保大道,把自己的产品及时、准确地销往彼国销售地,从而拓展中国乡镇企业的产品空间,为参与国际竞争获取更多的机会。尽早把握住“绿色环保”,可以争取相当的主动权。
  最近,做羽绒服的江苏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就掀起了一股绿色旋风,对其麾下的波司登、雪中飞、康博、冰洁、冰飞五个品牌的产品实施全过程绿色环保生产,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不仅水、气、声、渣达标排放,生产环境符合环保要求,还适应生态纺织品要求,采用对周围环境无害的原料,以减少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波司登的产品因此而获得中国环境标志认证,获得了通往国际市场的“绿卡”。
  昔日的“草根企业”波司登,如今正挟“绿色旋风”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这给我国乡镇企业做出了表率。入世了,市场扩大了,对手增多了……可当年的乡镇企业不也是在强手如林的国有企业夹缝中成长起来的吗?游戏规则变了,交易对象改变了,不也正是给我们的乡镇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开放、更规范、更有潜力的市场环境吗?
  摸爬滚打惯了的中国乡镇企业应该有信心也有能力适应这个变化,早动手,早准备,翻翻国际标准,找出自己企业的环保条件与各条款中环保要求的差距。能不污染的,守住;能少污染的,治住;实在污染的,停掉,改别的。
  诚然,要想适应世贸组织各种运行规则,是有一个过程的。但是,既然已经处于这个环境之中,要生存,要发展,要壮大,就得多动脑子,创造条件,照着规则去竞争,没有什么可怕的。这一点上,波司登公司已经做出了样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