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为军旗而战——访解放军代表团团长王兆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21
第8版(体育)
专栏:局长访谈录

为军旗而战——访解放军代表团团长王兆海
本报记者汪大昭
  采访九运会解放军代表团团长、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王兆海大校,是希望了解这支中国体坛上既活跃又特殊的队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有何打算。市场经济体制下,军队体育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该怎样应对呢?
  王兆海曾经亲身感受过悉尼奥运会给澳大利亚带来举国欢腾的盛况。他说,运动员的这种荣誉感和使命感以及体育成就产生的民族凝聚力,那价值绝不只在几块金牌本身。所以,军队体育不存在要不要搞或会不会削弱的问题,而是军队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人人参与体育,月月要有比赛。从根本上说,这也是增强战斗力的需要。
  回顾历次组团参加全运会,王兆海说,解放军代表团曾经三次排在金牌榜首位,1959年首届全运会甚至有过夺取94枚金牌的纪录。那时候,国家的竞技体育人才大多靠部队培养。40多年后的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俱乐部体制对部队体育造成不小的冲击,最重要的就是地方俱乐部有较为充裕的经费和注册制度的保护,人才不像过去那样容易聚集到部队。而军队体育经费还是计划调拨为主,1993年七运会的成绩更下滑到金牌总数第十名。八运会后,解放军竞技体育思路调整,走精兵之路,总量减少,确保重点,队伍没有过去庞大了,但人力和财力相对集中了。现在,篮球和排球是重点,全国男子手球的强队更以军队球队为主。
  4年前,当时的国家体委制定了全运会双计分的办法,对地方输送到部队的运动员取得的成绩,给解放军代表团和原所在省区市代表团双重计算奖牌和总分。记者采访时在场的总政文体局局长陈招娣认为,这个办法使军队和地方都受益,最终还是国家的体育事业受益。一些青少年运动员刚入伍时,能力并不很突出,但是部队多年形成严格管理、严格训练的传统仍然起作用,就是要把二流的棉花纺出一流的线。
  解放军参加九运会预赛的队伍全部取得了决赛权。针对解放军代表团在全运会这种竞争中不可能重现当年辉煌的说法,王兆海认为:“我们在组团之初就提出,身为解放军选手,必须牢记自己是全军官兵的代表,要为军旗而战,上赛场如同上战场,作风当先,一往无前。九运会才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解放军代表团夺金总数已经超过了八运会,相信最终的成绩可以算一次丰收吧。”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解放军竞技体育的现状和未来,王兆海对记者说,新形势下必须主动改革,固强补弱。有实力的老队员可以稳定军心,像男篮的刘玉栋、范斌,乒乓球的刘国梁,速滑的刘洪波,已经是三朝元老,仍然是骨干。在他们之后,要有一大批接班人,九运会夺金的乒乓球选手王皓只有18岁,3枚游泳金牌获得者张良才15岁。如果能够进一步解决好中青年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解放军体育会更有作为。(本报广州11月2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