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历史风情尽苑中——台湾原住民生活窥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22
第11版(港澳台侨)
专栏:宝岛采风

历史风情尽苑中
——台湾原住民生活窥斑
本报记者曹宏亮聂传清
  “娜鲁湾!”“娜鲁湾!”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清脆的歌声,热情的土著语“你好!”立即将人们带进台湾原住民的世界,也就是台湾的“九族文化村”。
  原始形态各迥异
  与名声远播的日月潭一山之隔,“九族文化村”就坐落在绵延起伏郁郁葱葱的群山之中,与大自然的杰作日月潭相得益彰,这个匠心独运的人文苑林浓缩了台湾原住民的历史和文化、习俗和风情。从日月潭出发,十几分钟的出租车路程,就来到这个自然人文和谐、文化娱乐兼收的所在。据介绍,过些时候,将通过现代科技让人们到了日月潭,也能直接来这里一睹原住民的生活形态。
  台湾的原住民,我们统称高山族,但在台湾,已经因其文化形态的差异而分成十族,“九族文化村”中的“九族”,就是原住民被分成十族之前的概括。在巍峨叠峦的群山环抱中,十个原住民族的生活形态依其生存特点散布其间,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鲁凯族、阿美族、卑南族、雅美族、排湾族、邹族和邵族,其房舍、服装、饮食、语言、生活方式以至图腾崇拜,果然各有不同,风格迥异。原住民衣饰、木刻、石雕、珠串等工艺品看似拙朴,实为精致。雅美族的造船工艺在今天看来仍然可以称为巧夺天工。排湾族的雕刻最为出色,朴拙、刚劲,又富于自然之趣。特别有趣的是,排湾族的木雕人像公式化,不管在哪里雕刻,一律是圆头、长鼻、小眼、细口,两手举于胸前或在两侧,双脚直立或略弯,足尖多指向两侧。另一个特色是色彩典雅脱俗,用原木调好花纹后,再涂上红白黑三种颜色,配合几何造型,给人以一种童话般的明朗感觉。
  事实上,台湾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是阿美族,有15万余人;最少的是邵族,仅230余人。这些原住民主要分布在台湾中部和东南部。300多年前,郑成功收复台湾,大批汉族人入台定居,住在海岸平地的一些原住民逐渐融入他们的生活,居住在高山地区的原住民一如既往保留了自己的生活特性。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扩张和发展,原住民的习俗和文化能否传承存续受到巨大挑战,整个台湾,仍然保持其生活形态的原住民部落也越来越少。于是,许多保护原住民文化的活动应运而生,“九族文化村”便是其中的一个。这里,一个个原住民自然村落的重现,一群群身着各自传统服装的男女的执帚饮炊,逼真地再现了祖国宝岛上原住民的生活和习俗,浓缩了他们的历史和文化。
  歌声舞姿透风情
  纯朴、热情、奔放,是台湾原住民歌舞独特的魅力,也是其民族性格的真实反映。在“九族文化村”,伴着衣着艳丽、头饰独特的各原住民的身影,便是婉转热烈、悠扬奔放的歌声。这些以猎渔、农耕为主要生活内容的原住民,大多能歌善舞。那健硕的体态,奔放的舞姿,纯朴的歌声再现了原住民的生活情趣。
  文化村中的娜鲁湾剧场既是原住民歌舞艺术的荟萃之所,又是原住民歌舞艺术的展示之地。其中,布农族的祈祝丰收舞是世界闻名的“八音合部”,排湾族的男女竹竿舞节奏明快、热烈奔放,泰雅人的竹筒琴、竹片琴虽然音阶简单,但敲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
  雅美族,在兰屿岛上过着半渔半农的生活。由于兰屿的气候属于“长夏无冬”,历史上的雅美族人几乎都是裸体的,于是,相当于比基尼的“丁字带”算是男人们的一种服装了。喜庆的日子里,妇女们常常排成一队,跳一种甩发舞,自娱自乐。
  卑南族性格开放、喜好习武,秋千舞就充分表现出他们性格的一面:一位小伙子爬上秋千,并不是为了锻炼臂力,他是为了向少女表达自己的爱。少女被高高抛起而不见她恐惧惊叫,这表示他们的爱情将会坚贞不渝。
  阿美族的歌舞热情奔放,有如他们的性格。阿美族是这些民族当中人口最多的一族,他们还实行着母系社会制度,家族的演化,是以女性为中心的。
  赛夏人有一个特殊的祭奠仪式叫“矮灵祭”。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传说:有一群身高只有三尺的矮人,常常来往于赛夏人部落中,教他们耕种、唱歌和舞蹈,但同时也经常骚扰赛夏族女性,使赛夏人在感激他们的同时又十分憎恨他们。一次,赛夏人便设计使矮人们掉下深渊而亡。一些幸免于难的矮人一边逃跑一边诅咒赛夏人,日后将遭天灾人祸。为此,赛夏人两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祭奠矮人的亡灵,向矮人们忏悔,以求得人寿年丰。
  邹族现居住于日月潭附近,杵歌是其最为独特的过年祭仪音乐,利用木杵的长短、轻重,在石头上抑扬顿挫地敲击出不同音阶、不同节拍,以此作为合唱的旋律,听起来非常美妙。
  跳秋千表演,则把人们的思绪从百年前的“高山”拉回“平地”。让观众也领略那富于挑战和刺激的土著歌舞。
  ……
  人文视野寓深意
  与原住民原始质朴的“村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离这些“村落”不远,便是典雅华贵的欧洲宫廷花园、意大利式喷泉、罗马式雕刻和巴洛克式建筑,将遥远的欧式建筑搬来做邻居,看似生硬别扭,但两相对照,原住民文化的与众不同立即呼之欲出,人类发展的许多课题也跃上脑际,在现代化的今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如何共存共荣、共同发展,一个和谐的社会,多元和共融又是多么重要。
  除了静态的异国建筑,还有动态的游乐世界,“阿拉丁广场”、“金矿山探险”、“未来世界”、“玛雅探险”,太空山、音乐马车、夏威夷巨浪、侏罗纪探险、海盗船、单轨电车、皇家火车、阿拉丁舞台等,这里提供刺激,制造欢笑,既是现代文明的表征,又是世界文化的组合,既为传承保存原住民历史和文化提供经济支撑,又让人们感觉原趣与创造的不同、体会传统与现代的各自价值。文化村虽以台湾原住民的历史风情为主题,但透过这一主题,也辐射出其他的人文关怀:民族的发展,世界的多样,以及每一种文化的价值和走向。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