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京城新亮点——昌平科教城正在崛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2-01
第10版(读者来信)
专栏:头条竞争

  京城新亮点——
  昌平科教城正在崛起
  本报记者 李晋鸿
  提起北京的科教城,人们自然会想起海淀区。然而,您或许不知道,昌平区正成为北京市又一个以高科技、高等教育为主导的科教重地。
  科教文战略论证出台
  昌平地处北京市北部,地势北高南低,京密引水渠从其南部穿过。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昌平的生态环境对整个北京市的环境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绿化、环境治理,昌平的林木覆盖率接近50%,空气质量普遍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北部地区达到一级标准。昌平交通便利,从区政府所在地到北京市区乘车十几分钟即可到达。昌平区与海淀区接壤,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还有近百家科研单位。正是基于这些区位特点和优势,昌平区委、区政府与北京市科委的专家经过一年的反复论证,于1997年确定了昌平的长远发展战略:借首都之威,充分发挥区位环境优势,构筑以科教文为主导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努力扩充新技术产业实力,全面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迎合现代消费意识的旅游业,全面推动文化与产业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以产业化为中心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科技农业为基础的生态农业园,贯彻可持续发展,将昌平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科教发达、经济富裕的现代化新城。
  高科技园区人气骤升
  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是1991年11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建立的,总面积5平方公里,位于昌平城南京密引水渠北侧。1994年4月经国家科委批准,昌平园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在国家各部委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昌平园通过开发利用首都及昌平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凭借昌平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在过去的几年里始终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各种优惠政策出台,众多高科技企业青睐昌平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科三环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国安、安泰钢研等大型公司纷纷落户园区。园区目前已有高新技术企业632家,注册资金总额22亿元,形成以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已经成为北京市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园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呈快速增长态势:2000年1月—11月,工业增加值完成6.4亿元,同比增长45.5%;技工贸总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52%;上缴税费总额1.68亿元,同比增长97.4%;利润总额10025.3万元,同比增长8.7倍。
  另据昌平区委书记白宗全介绍,鉴于昌平园已接近饱和,南邵民营科技园、生命科学园已开始建设,目前已有50多家企业签订了入园协议。归国人员创业园也在筹备中。
  众多高校落户昌平
  近两年来,昌平积极推进“科教文主导战略”,借区位优势打高校牌,积极吸引高等院校来昌平落户,并以此作为卫星城建设和推动昌平全新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举措。为此,昌平区出台了《高校园区优惠政策》,对来昌平办学的高等院校在土地征用、建设费用、户口进京、购买住房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方便。昌平区委、区政府下大力气对高校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去年一年拆除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清理整顿了高校周边所有的非法摊点和娱乐场所,在中国政法大学旁边修建了亢山公园。去年还投入资金1.2亿元,用于高校配套住宅建设,总开工、复工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近年来,继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5所高等学府落户昌平后,眼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所高校正就落户问题与昌平区积极洽谈。另外,卓达、吉利、东方等民办大学也已在这里开设了教学点。如今,已有全国、市属、部队和民办的20多所大专院校在昌平开课授业。昌平高教事业的发展给全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几万学子、专家、教授的汇集,改变了人口构成。昌平城区常驻人口9.4万人,其中高校师生有2万多人。如此的人员构成,使昌平的人口总体素质大幅提高,投资的软环境更加优化。众多高校的落户,也拉动昌平经济快速发展。有人曾做过统计,按一个学生每年消费5000元计算,1万名学生每年就要在昌平花掉5000万元,这无疑有力地刺激了昌平消费市场的发展。此外,高校师生的到来也极大地繁荣了昌平的社会文化事业,增强了昌平的文化氛围。昌平如今已成为北京市继海淀区之后的第二个大学教育聚集区。
  素称“京师之枕”的昌平不仅以居庸关、明十三陵闻名天下,今后,更以其发达的高科技、高等教育吸引人们的目光。(附图片)
  题图:昌平科技园区鸟瞰
  北京昌平区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