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北京移民谈西北银川的生活情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7-03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北京移民谈西北银川的生活情况编辑同志:
我们是从北京市迁到甘肃省银川地区贺兰县的移民。没有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是有许多顾虑的,可是,来到银川以后一切顾虑就完全消除了。现在,我们把亲眼看见的真实情况告诉你们,通过你们告诉一切关怀我们的人。
银川真是个好地方。这是一片黄河冲积平原,土地非常肥沃,到处都有大块荒地,据当地群众谈,这些荒地开垦以后播上种子不用施肥就会长出很好的庄稼。这里天气比较温和,虽然不常下雨,但是河渠纵横,水利条件非常优越。二千年以前银川地区就开始引黄河的水灌溉田地,现在有唐徕、汉延、惠农、秦渠等三十一条大的干渠,小的渠道到处都是,灌溉非常方便。这里,既不受旱灾,也不会遭水灾,当地农民有一首歌谣说:“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不怕下雨不怕旱,只要能劳动不怕吃不上饭,饿死怨人不怨天。”这说明银川地区的自然条件是再好不过了。几年来,这里的农民都获得了丰收,每亩水稻最高有产一千多斤的,麦子也能产七百多斤。我们迁移到这样好的地方,心里怎能不高兴呢?
我们来的时候,北京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一直送我们到达目的地。我们从北京坐火车到包头,又从包头乘汽车到贺兰,沿途有接待站,照顾很周到。我们到这里以后,当地的群众热烈地欢迎我们,银川专区和贺兰县的党和政府的负责人也远道赶来慰问我们,我们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激。在我们没有来的时候,政府就替我们准备了房子和生活上必需的用具。一排一排宽大的房子,都是玻璃窗子。一切生活上必需的用具,如锅、碗、盆、刀等等,每家都分得一套,每月吃的油、盐、酱、醋和用的煤、灯油等也由公家分给,吃的粮食有大米、白面和黄米。政府将供应我们一年的生活用费,直到我们开垦荒地生产能自给为止。我们在北京动身到这里来以前,思想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就是怕来这里临时开荒赶不上播种的季节了。可是,真没想到当地政府早就发动群众为我们开垦了四千多亩荒地,并且开了一道渠,种了二千多亩稻子,还种了许多豆子、山芋、葫麻等。现在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油油的庄稼已经长得很高了。我们这里有许多新买的马、骡、牛和大车、新式农具等,这些都属于我们集体所有。另外,有些我们没有想到的事情,政府也都办好了。贺兰县人民卫生院专门派了两位医务人员长期住在这里为我们看病,这个医疗室里一般的药品和设备都有,不管白天黑夜有了病随时可以诊治。贺兰县供销合作社也在这里设立了推销站,我们一切生活上的用品都可以买到。政府对我们的关怀和照顾,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当地群众对我们也很热情。他们除了帮助我们修建房子、开垦荒地外,还详尽地向我们介绍这里的风俗人情和种植农作物的一些问题。附近的农民,甚至连上了年纪的老大娘也都跑来看我们,问我们有什么困难。有些人惟恐我们吃不上青菜,从很远的地方送来蔬菜、鸡子等。我们和当地群众相处得很好,一点也不感到生疏和隔阂。
我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长期生活在城市里,没有作过农业生产。但是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政府对我们的希望。我们知道国家在经济建设时期非常需要粮食,这里却有许多肥沃的土地等待人们来开垦。我们一定努力学习农业耕作技术,安心农业生产,把这里广阔的荒地都开垦出来,为国家增产更多的粮食,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张孝英、王万程、赵淑英
  韩振山、梁家凤、张桂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