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节”多了也是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27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化点评

“节”多了也是灾
周国安
  近几年,从上到下,从全国到地方,甚至地市县区,各种“节”接连不断,有些地方几个“节”可以同时登台,大有你办我办他也办、遍地开“节”花的凶猛势头。
  应该说,办节也没什么不好,像“中国艺术节”、“吴桥国际杂技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京剧节”、“北京国际音乐节”等等,对于弘扬传统艺术,引进外国优秀艺术,树立国际大都市形象,开阔文化视野,繁荣艺术创作,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都起到了其他形式所不可代替的良好作用。这样的节,不但应该坚持,而且应当越办越好,成为一种传统,成为社会的一种期盼。
  可惜,眼下这个节那个节办得实在过多,以至到了泛滥的程度,有的“节”并不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在大肆挥霍钱财,损害了当地的文化形象乃至经济发展。
  办“节”往往伴随着演出。于是有些人不惜花高价请“明星”、“大腕”出场,让名人主持。宣传轰轰烈烈,声势沸沸扬扬,嘉宾蜂拥而至,到头来其实只是领导露露脸,“明星”赚大钱,劳民又伤财,群众也不满,观众根本就没看见什么像样的节目。
  有一个城市经济并不发达,可从首届“节”开始至今,其经费竟以千万元的数字递增,仅搭舞台就耗费了一二千万。为满足某些人的偏好,还想花巨款到外面请一位歌星。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给了人家80万元,也未买到好。
  几年前,同样颇具规模的一个艺术节,还把“同唱一首歌,同喝一种品牌的啤酒,铺千余米红地毯”
  也列入了艺术节内容。同唱一首歌与艺术节还沾点边,喝酒庆贺一下似乎也合情理,但那“铺红地毯”与艺术节有何相干。更何况,当地军民当时正在大堤上抗洪救灾,节省点钱支援抗洪军民,或救济受灾群众,岂不更好。
  一家单位看到“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成功有点眼馋,于是也办起了“音乐节”,还硬扯起“国际”的旗号。可是资金无着,名团请不起,门票卖不动,为了填充场子,不得不大送特送赠票请人看戏。有时连毫无兴趣的人也莫名其妙地拿着赠票来听音乐会,睡觉的睡觉,聊天的聊天,不该鼓掌时瞎鼓掌,甚至不少人在演出中玩“抽签”,弄得台上台下都很尴尬。社会效益极差,经济效益更谈不上。
  许多地方为了办节,费尽心思东挖西寻,不是在历史上搜求名人,就是随便把一个土特产一种植物一类动物一处风景拿出来叫阵,也不管是什么人什么事。照此办下去,会不会有人心血来潮也办起大葱节、蒜瓣节、严嵩节、魏忠贤节……是不是有个东西就都有办节的可能?实际上,全国各地如果都盛开“节花”,那“节”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我们办节,首先要考虑这个节对本地区的社会发展是否确实有益,即便有益,也要论证各项大小内容的正负面作用,比如有多少观众和游客,票价合不合理,送票多还是卖票多,名实相不相符,投入值不值得。不能把节办得如同一位深有感触的领导形容的那样,表面“大手笔、大舞台”,其实是“大花钱、大浪费、大无益”。
  我们办什么文化活动,都要讲究国情、民情,都要权衡一下利与弊。切不要不顾“两情”,而只从个人之情出发,更没必要摆阔气装门面,干那些劳民伤财弊多利少,甚至是有弊无利的事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