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何须惆怅近黄昏——读《八十年来家国——赵浩生回忆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1-29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何须惆怅近黄昏
——读《八十年来家国——赵浩生回忆录》
穆青
  各种各样的回忆录我看过不少,但这本《八十年来家国———赵浩生回忆录》却使我感觉很亲切,所以想写几句读后感。
  赵浩生是我的“三同”(同乡、同学、同行)好友,看他的这本书,回忆与他交往的过程,我感到他治事、为文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爱国。赵浩生的爱国心是时代的产物。他念小学的时候,发生“九一八”事变,和许多少年一样,他幼小的心灵开始感受到祖国的屈辱和国难的沉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他正在开封读高中一年级。开封沦陷后,他就回到河南息县老家,在中共地下党员的领导下,全心投入抗敌救亡运动。他努力学习进步的政治思想,向往着去抗战和革命的圣地延安。但因为家庭的阻挠,他没有实现去延安的理想。
  从此,在席卷全国的抗战烽火中,他四处辗转。其间,他目睹了惨绝人寰的武汉和重庆大轰炸,经历了八年离乱的流亡生活,备尝艰辛,并染上了当时是不治之症的肺结核。
  苦难而动荡的经历,成了赵浩生从事写作的最好材料,也更加激起了他澎湃的爱国热情,培养了他宣传表达这种热情的口才和能力。他以自由投稿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当时知名的记者。随后,他在没有任何凭借的情况下冒险出国,国外求生奋斗的生活又使他亲身体验到寄人篱下的辛酸,更激起他渴望祖国富强的爱国心。
  祖国解放后,他怀着炽热的情感积极与国内联络,盼望回国服务,但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这个愿望一直无法实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祖国的思念更加强烈。直到1973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解冻,他在去国二十五年后终于第一次回国。踏上祖国的土地,见到思念中的故土和亲朋,他汇聚了多年的情感一下子奔泻而出,在这种感情的驱使下,他拿起了手中的笔,写下了大量关于祖国的报道。应该说,在中美恢复邦交后,他是最早向国内介绍国外情况的外籍华人,也是最早向海外特别是华人圈介绍新中国的外籍华人。他的作品热情奔放,客观生动,现在国内中年以上的读者,不少人都被他的文字感动过。在海外,他的作品对于扫除读者对新中国的疑虑并进而掀起一股认祖回归的浪潮,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1973年以来,他已经回国八十多次,凭他的成就和资历,他现在完全可以在国外过优裕的生活,颐养天年,但一颗强烈的爱国心,却使他不顾年事已高,依然为了中外文化的交流积极奔走。
  从赵浩生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我还看到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他勇于接受挑战、不断进取的精神。在这本回忆录的序言中,他感慨地说:“回忆这悠长的八十年,也使我因此得以自省而有所感悟。我感到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个冒险故事,我这一生的每个转折都有冒险成分,而每一次冒险都导向一个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如今八十年过去,回忆前尘,令我欣慰的是我的一再冒险,令我遗憾的是冒险得还不够。倘若时光倒流,可以让我从头再来,我一定要做更多更大的冒险,这样我就可以了无遗憾地写一部辉煌的回忆录。”凭着我对他的了解,我知道他所谓的“冒险”,就是一种不轻易低头的挑战精神。长期背井离乡的海外生活,使他经受了重重困难和挫折,但他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冒险”精神,凭着顽强的意志,抵住了许多有形和无形的重压,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赵浩生身上体现出的第三个特点是他的激情。这种激情,在他的作品和演讲中随处可见。他曾谦逊地说:“我的文章不好,但感情是真的。”有激情的人才有真感情,而只有情真才能写出感人的文字,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作为老朋友,我常常被他老而弥坚的激情所感动。正是有了这种激情,使得他虽已年过八十,仍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稳健的笔锋;也使得他年纪越大,爱国之情却越浓。“难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多年来,我们见面时,他经常说起这两句经过他修改过的诗句,我想,这正是他壮心不已的写照。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作为“三同”好友,我和赵浩生经历了同样的时代,但因为走过的道路不同,身处的环境不一样,对许多同样的事件也就有了不同的了解和认识角度。在这个意义上,浩生的这本回忆录好像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我在感到亲切之余,对那个时代的风云有了更为具体和全面的了解。
  我喜欢浩生这本书,也期待着读到他更多的动人故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