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工程”泛化的忧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04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工程”泛化的忧思
张黎洲
  工程,无论是生产建设项目,还是需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社会事业,一般说来总是造福人民、有益社会的。可是,如今有些地方搞“工程”成风,使通常意义的工程开始变味,引发人们的种种忧思。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批评的那些“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人们经常耳闻目睹的不少五花八门的所谓“工程”,就不能不令人心生忧虑。“忧”什么呢?
  忧思之一,华而不实。工程的原意,是自然科学原理应用于生产建设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其转意,则指大型生产建设项目和社会系统工程。一般地说,工程总是经过精心策划、设计、实施的项目,有一定规模,有较大影响,为工作之重点,为群众所瞩目。时下,有些称之为“工程”的,不过是某件具体事,要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属一次性或阶段性的具体工作,冠之以“工程”未免有冒名凑数之嫌。比如,什么“吃水工程”、“馒头工程”、“改厕工程”、“集雨工程”、“种子工程”、“鱼水工程”、“早餐工程”、“书架工程”,等等。办什么事就说什么事,抓什么工作就说什么工作,何必凑热闹,图形式,顶个大牌子呢?这样做,有哗众取宠之意,无实事求是之心,说它华而不实一点也不冤枉。
  忧思之二,含糊不清。工程转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近来日见增多,事必称“工程”似乎成了时髦。我们说,凡能称之为“工程”者,必须指导思想明确、努力目标具体、冠名含意清晰,具有号召力、吸引力、凝聚力。“五个一工程”、“希望工程”、“再就业工程”等就是如此。可现在有些“工程”,却使人不知所指,难明其意,甚至令人啼笑皆非。比如,报上有载,某县“换脑工程”是讲农民教育的,某村“富脑工程”是讲订阅书报的;一位名人撰文提出启动“起死回生工程”,所指原来是呼吁有志之士一起来抢救、保护、振兴相声艺术的。还有屡见不鲜的“放心工程”、“爱心工程”、“温暖工程”、“帮扶工程”、“解困工程”、“造福工程”,以及“1234”、“5115”等用一串串数字冠名的“工程”,要准确界定其涵义绝非易事,要让群众弄清其意义并积极参与更是难乎其难。
  忧思之三,过多过滥。工程既然是工作之重点,就不宜过多;工程既然艰巨复杂,太多就可能顾此失彼。可有些地方却相互攀比,搞“工程”成风。笔者不久前留意全国和地方几家报纸,信手拈来,名目繁多的“工程”竟多达四五十种,几乎涉及方方面面。某省有个沿海乡镇,一年中竟搞了“十大工程”。不清楚这个乡镇有多大地盘、几多人口,需要上这么多“工程”!轰轰烈烈搞“工程”的干部可能用意并不坏,可好事也得有个恰当的度。许多事情,适度是好事,过度就成灾,这类教训还少吗?过多过滥的“工程”,反而冲击了理应认真对待、集中力量努力搞好的真正的工程,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忧思之四,沽名钓誉。发展一地经济,就得提高自身品位,建设文明城市,就得塑造城市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形象工程”只要思路正确、合乎实际,是有积极意义的。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总是应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判断“政绩工程”是否泛化变味,就要像六中全会《决定》所说的,主要看是求真务实还是华而不实,是合乎实际还是脱离实际,究竟符合不符合“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原则。现在,少数干部出于沽名钓誉的心理,怀着个人升迁的目的,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形象看成领导的个人形象,把“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搞成个人的“树碑工程”,往往只讲“需要”,不顾条件,竞相盲目攀比,忘记量力而行,结果劳民伤财,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这种为了沽名钓誉搞“工程”的行为,不是造福而是生祸,不是政绩而是劣迹。
  工程泛滥的背后,仍然是形式主义在作怪。形式主义“批”而不倒,禁而不绝,那些形形色色的变味工程就会大行其道,为祸国民。这也提醒我们:反对形式主义任重道远,务必把它当作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