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宏教泽而系侨情——写在暨南大学95周年校庆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04
第10版(教育)
专栏:

宏教泽而系侨情
——写在暨南大学95周年校庆之际
曾庆香
  虽入初冬,南国气候依旧宜人。在美丽的暨南园,来自海内外的嘉宾、校友正聚首欢庆暨南95华诞。这是一所历经三个时代,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据特殊地位的侨校。
  侨校特色名校水平
  1906年,暨南学堂开启了我国华侨教育之帷幕,其宗旨为“宏教泽而系侨情”。1927年,暨南学校改名为国立暨南大学。1949年,暨大并入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1958年,暨南园在广州重建。但1970年春再一次停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复办暨南大学。从此,暨大真正进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面向海外,面向港澳”的办学方针,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更好地为侨服务是她的主要任务。如今学校已深具侨校特色。为适应境外学生需求,华文、中旅、国际等学院应运而生。国际学院实行全英文教学,中旅学院则实行三学期制。
  侨校是特色,名校是目标,是水平。只有特色没有水平的学校难以留住境外学生求学的脚步。学校在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100所重点大学之一。全校有科研机构47个,包括6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连续承担过国家“六五”到“九五”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863”、“963”项目。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暨南大学一向广揽人才,可谓精英荟萃,如李瑞清、马寅初、梁实秋、潘光旦、郑振铎、夏衍、李健吾、钱钟书等。现全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高级职称977人,博士生导师48人。
  名师名校孕育英才。暨大不仅为海外和港澳台地区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为国内培养了一批英才和大师。其培养的学生中已有8位成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如病毒学家、科学院院士曾毅,著名光学专家、科学院院士邓锡铭。
  情系暨南根在中华
  在校庆活动中,有一位坐着轮椅、满头银丝的老先生引人注目。他就是暨大的董事张中先生。在他的影响下,其家人对暨大情有独钟,包括他的儿孙辈,已有15人在暨大就读就职过。“因为暨南大学是华侨及港澳同胞子弟求学的理想所在。”老先生说。
  在暨大95年的历史中,世界五大洲的78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7万余名华侨华人来到暨南园求学。目前,暨大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学生4893人,居全国第一。“可谓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暨大校长刘人怀院士说。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加强,华侨不再受到歧视和欺凌,求学的步履也不再艰难。共有黄色皮肤,同为龙的传人,海外3000万华人华侨都有一颗中国心。他们不远千里回国求学是为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习俗。
  不论是港澳台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对他们不实行分开教学,而是混合管理。为满足海外学子的心愿,学校每年组织华侨华人学生到祖国各地旅游考察,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举办华侨华裔学生夏(冬)令营,向他们传播中华文化和组织他们寻根问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爱国爱校,团结奋进”,是对暨南精神的概括。矗立于鲜花绿草之上的巨大钢造地球仪,镌刻着积淀中国几千年文化精髓的暨大校训“忠信笃敬”,象征着“弘扬中华文化,培育五洲英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