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地名有点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04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地名文化谈

地名有点乱
唐辛
  近日读报,看了几位作家从历史的文化的高度谈地名,本人工作在基层,想从实用的角度谈谈。
  地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它不仅有历史的文化的意义,更多的是它要为人们的出行和职能部门的管理提供便利。老百姓出门办事串亲戚、访朋友要找到准确的地点,职能部门管理要准确地确定位置,这些是地名的实际意义。如果地名不准,势必造成不便,甚至带来混乱或出笑话。
  近年来,随着城市危旧房改造的大面积展开,许多街巷胡同消失了,一些新的供人们行走的道路不断产生。如何及时、准确地命名这些新的地名,确实很重要。
  前些天,看到北京某报纸上的一篇文章。作者惊讶于公共汽车的售票员和当地群众不知道“广安大街”在哪里,其实这没什么可惊讶的。因为“广安大街”从准确的地名角度来讲,它并不存在。它是新闻报道制造出来的,就像“平安大街”一样。因为它们是北京市的重点市政工程,是和长安街平行的一南一北两条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北边的一条路上有个平安里,南边的有个广安门,都有个“安”字,平安、广安、长安,挺吉祥,也挺喜庆。新闻宣传部门利用这个巧合,在宣传报道上叫一叫,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真要正式命名,却要慎重才行。因为它们都不是新开辟的大街,而是在旧路上拓宽的。“平安大街”是由东四十条、张自忠路、地安门东大街、地安门西大街和平安里至官园新拓路(现地图上已标为平安里西大街)组成。“广安大街”则由广安门内大街、骡马市大街、珠市口东大街、珠市口西大街和广渠门内大街组成。其中的张自忠路和骡马市大街都有历史的文化的意义,如果命名新街名,这两个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名势必消失,需要慎重对待。一旦生米做成熟饭,再改就不易了。
  所以,命名新的地名也不那么容易,既要考虑到历史和文化的延续,又要方便人们的出行、认找和部门管理的准确定位。过去,北京的有些街巷太长,门牌号码多达几百,要找一个单位或住宅往往很麻烦,也给公交车设站带来问题,站名往往就很难起。报纸上和电视里都说过的,北京的公共汽车站站名的错乱问题,有的一站俩名甚至仨名,搞得老百姓稀里糊涂,很不方便。甭说外地人,北京人也照样糊涂。现在,有些新修的大街更长。无奈有时只好就近找个大单位或名胜古迹定做站名。过去,公交一统天下,还好办。现在多家竞争,如果没有及时统一协调,就会出现一站多名的怪现象。要想解决,其实不难,有关部门统一协调一下就成。难的是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一些街巷、胡同消失了,一些新的有一定宽度和长度的马路出现了,门挨门、户挨户的多门牌现象被整栋的大楼所取代,有些地段可以说没有一个门牌或单位,怎么起名呢?如果没有地名,出了问题,怎么报案呢?
  说到地名,有时它还和单位名称连在一起用。但是,时间一长,单位一搬家,往往会带来混乱甚至尴尬,在我们这里就有这样的事。如果您手边有一张“宣武区地图”,您会发现在市府大楼南边的一条街叫范家胡同,而这是绝对不对的,因为胡同一般都是老地名,要有门牌号有住户,而这条街的北边是机关大楼,南边是家属楼群小区,一个以范家胡同命名的门牌也没有。那么为什么地图上标出了范家胡同这个名称呢?原来在这条街上,有一个储蓄所叫范家胡同储蓄所,所以“区地名办”的同志在绘制新地图时,就把它标上了。可是,据我所知,这家储蓄所几十年前是在市府大楼北边创建的,那时就叫范家胡同储蓄所,后来才搬到南边去的,在南边呆了也有十几或20多年吧。所以,“区地名办”的同志误解了。最有趣的是:这家储蓄所如今又搬回了北边,而且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新装修的门面上,烫金的大字赫然写道:范家胡同储蓄所。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在我们住地附近,还有一个幼儿园叫和平门幼儿园,可它根本不在和平门附近,它在宣武门西边的胡同深处。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如果临下班时,忽然有点儿事,委托同事朋友去帮忙接孩子,这位同事朋友若按地名去找,那麻烦可就大了。(作者为北京宣武区居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