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秋的感悟——话剧《秋天的牵挂》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04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观艺录

秋的感悟
——话剧《秋天的牵挂》观后
黄维钧
  秋天,收获的黄金季节,但在《秋天的牵挂》里,以保卫绿色家园为己任的林业公安局长王栋的心目中,秋天又有抹不去的苍凉和无奈,因为他魂绕梦牵的大森林叶将飘零,草要枯萎,满目苍翠将被注入萧条之气。但这不是感时伤怀者心灵痛楚的呻吟,这位坚强不屈、无怨无悔的森林护法人深知裸树枯草正积蓄着更大的生机,以待来年,还大自然一片更加旺盛的浓绿碧青。《秋天的牵挂》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正面切入引起巨大社会关注的生态保护主题,表现了人们对保护生存基础和精神家园的危机感和觉醒,昭示着贯彻森林法的重大意义和严峻斗争。令人欣喜的是《秋天的牵挂》没有那种为直白说明主题从概念出发编织故事、在艺术上味同嚼蜡的所谓定向戏的通病。《秋》剧是一出有丰富人文内涵、哲理思辨和诗情画意、舞台呈现也相当精彩的好戏。
  《秋》剧中几个主要人物都是当年下乡插队时进入林区的老知青,岁月更迭,他们因志趣不同而走着各自的人生路。
  戏的冲突设置、人物定位、人物关系的交织,造就了《秋》剧的文学品位和抒情心理剧的审美走向。戏剧冲突贯穿在森林公安局长王栋和副县长高凡之间,这条冲突线连而不断,紧拉慢唱,虽有不可调和性,却无剑拔弩张的暴戾之气。王栋要保护大森林,有序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坚决制止超额滥伐和偷盗行为。高凡为了创收,满足外来家私厂对木材的大量需求,允许超额3倍采伐森林并纵容偷伐私卖的犯罪行为。作者没有实写盗伐与反盗伐之间的斗争而使此剧成为公案戏或情节剧,笔锋转向剖示人物的心理机制和人格品位的高下。王栋原本具有竞争县长的资质和威望,但是他淡然面对权力的诱惑,为保卫生存家园而进行无私斗争;高凡也并不是不认识过度采伐的恶果,他急于做出成绩的深层动机是为竞争县长职位增加砝码。通过采伐数量之争,作者让我们看到的是面对权力的两种态度、欲望和行为方式。剧中的王栋、陈红、兰玲、孙华都是性格鲜明的人物,人物之间没有展开肥皂剧中那种俗不可耐的情感游戏和廉价的爱海沉浮,他们都敞开心怀,坦诚相见,互相尊重,显示了现代人的精神文明。《秋》剧以保护大森林为贯穿线,编织着几个人物的人生境遇和生命历程,在一个现实针对性很强的命题中,完成了对人的精神情感的描摹和心灵密码的解析。
  剧作家孙德民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秋天的牵挂》实现了他的创作个性。他在戏中注入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体验,真切的人生感悟,和谐崇高的精神追求,运用具有较强思辨性又诗意盎然的优美文体,在相当充实的戏剧情境中赋予精神遨游的空灵,使这个隐约能听到金戈铁马之声的戏具有涓涓细流入心怀的审美意味。执导此剧的张仁里准确精到地把握了戏的品格,把思辨、诗意、此剧特有的语言风格和话剧的写实性,表演的生活化处理得熨帖自如,自然清新,使人在赏心悦目中接受崇高情怀的熏陶。此剧的舞美设计和制作也让我们看到了写实舞美并未老去、并未减色的艺术之美。层林叠翠,苍莽葱郁,月光洒落,艳阳流泻,溪水潺潺,雾霭飘移,小路隐没,木屋炊烟,人在画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呈现和礼赞,而是此剧精神意境的具象化。这不是艺匠式的对戏剧环境的说明,而是有意味的形式之美。此剧近日进京演出时,受到首都观众的一致称赞。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