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探讨民营企业发展新思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研讨会”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08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学术交流

探讨民营企业发展新思路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研讨会”综述
李维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瑞安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研讨会”,日前在浙江瑞安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浙江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
  与会者认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环境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在新的世纪,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积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改革和创新,探索企业发展新思路,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目前,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也有一些企业随着积累能力的增强,开始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有的专家认为,从全局看我们既要坚持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也应通过增强自我积累能力,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应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
  与会者认为,民营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特别是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后,在产权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上将发生一些变化。如由家庭独资的企业或几个人合办的合伙企业逐步向资本社会化方向发展,家族式企业演变为资本社会化的股份公司。当然,这并不排斥家族式独资企业的继续存在。产权制度和企业组织变革的原则应当是有利于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随着资本社会化的发展,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建立在血缘和裙带关系基础上的管理模式,将逐步为法人治理结构所取代,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所有者及其代表在更大的范围内,挑选更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建立起有约束、有激励、有监督的委托—代理制度。
  与会者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民营企业应当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线。既要善于学习和引进新技术,也要积极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许多民营企业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的命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