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贯彻基本国策献身人口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10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贯彻基本国策献身人口事业
  编者按:第四届中华人口奖日前在京遴选揭晓,10多位在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荣膺此奖,其中既有贡献卓著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也有群众中的先进代表;既有计划生育部门的优秀工作者,也有成果显著的科技人员等各界人士。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中华人口奖的遴选中,还有几位国际组织的代表和海外人士获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计划生育事业在国际合作方面不断拓展,正在海内外引起日益广泛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今天,本报特别编发他们的事迹简介,以激励社会各界为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而积极奉献,再建功勋。
  白玛:情系农村牧区
  白玛是一位藏族副省长,1993年任职以来一直主管青海省计划生育工作。8年来,他以高度的责任心,从青海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青海省计生工作“八五”期间创局面、“九五”期间上台阶、“十五”
  再创新佳绩的目标,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全省计生工作不断迈入新的发展时期。
  在副省长任职期间,白玛从省情出发确定计划生育工作的大政方针。在他的协调和努力下,省人大对《青海省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修订,1999年颁布实施了新条例,为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在他的积极努力下,青海省省级财政在保持年投入600万元的基础上,2001年再增加投入100万元。
  谷长春:办实事求实效
  谷长春,原任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吉林省计划生育协会会长。
  办实事,求实效,是谷长春在工作实践中始终遵循的原则。他在任省委副书记分管宣传工作期间就提出:“宣传部联系的部门很多,对其他部门可以牵虚头,唯有对计划生育部门必须牵实头,办实事,求实效”,为形成党委宣传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新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任计生协会会长以来,身体力行,利用各种机会向各级党政领导宣传计划生育协会和计划生育工作。
  宋平:提升地位夯实基础
  宋平同志在国家计委和甘肃省工作时,十分关心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并参与了中央关于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研究。1990年,宋平担任中国计生协会长。他一贯强调中国是人口大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要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掌握真实情况,既要报喜也要报忧。1991年经他建议并由中央确定,每年“两会”期间召开一次中央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这对各级党政领导抓紧抓好这方面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宋平高度重视群众组织在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为加强协会建设,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适时总结群众创造的经验,提出计生协会“生命力在于活动,凝聚力在于服务”的工作方针,强调要把协会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放在基层。在他担任会长期间,全国计生协组织由50万个发展到100万个,会员由2000万名发展到8300万名,协会队伍成为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王夫棠:倾情人口文化
  王夫棠,长期从事艺术工作,曾任海军政治部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1993年至今任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王夫棠在4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曾塑造了百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他离休后没有在家颐养天年,也没有追赶“走穴”、“下海”的潮流,而是默默地走到计划生育的战线上。为配合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他在宋平、彭珮云同志及国家计生委党组的支持下,提出“人口文化”概念并于1993年创立了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8年来,他团结了一大批艺术家、人口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新闻工作者和计划生育工作者,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宣传队伍,调动了方方面面的人员关注计划生育事业。
  谢明道:“三结合”的开路人
  谢明道1987年担任四川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任主任至今。
  14年来,他团结和带领省计生委一班人,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人口众多的四川省的计划生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5年,谢明道通过调研,提出了计划生育工作要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国务院在四川召开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三结合”经验交流会,全面推广四川经验。随着近年来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谢明道将“三结合”工作融入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中,大大提高了“三结合”工作的水平和规模。
  刘芝兰:足迹遍草原
  刘芝兰,1993年5月任内蒙古自治区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至今,以忘我的工作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业绩,受到上级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
  8年来,她跋山涉水走遍了全区101个旗县市区和1/4的乡苏木镇,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现场指导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全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叶立慧:坚强基石
  叶立慧,湖南溆浦县观音阁镇的农家妇女。自1986年3月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先后担任村计生专干和镇计生协会的秘书长。15年来,在计生这条充满苦涩与甜蜜、不幸与欢乐的道路上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饱尝了苦辣酸甜,但她始终对计生事业执着追求,矢志不移,为落实基本国策奉献一切。在为育龄群众服务过程中,叶立慧总是用一颗火热的心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据初步统计,15年来,叶立慧送患不孕病、妇科病的育龄妇女到市、县医院就诊360多人次,帮助有困难的育龄群众达2000多人次。她自己家并不富裕,爱人也是农民,体弱多病,但她仅为有困难的育龄群众捐款就达3000多元。
  王维滨:深情讲国策
  王维滨,大校警衔,武警部队第一任计生办主任。她任职14年来,结合武警部队点多、面广、线长,育龄夫妇多,开展计生工作难度大的实际,紧紧围绕提高官兵素质抓国策,确定“以宣传教育为主导、管理工作为网络、技术服务为依托、基层工作为重点”和“建站到支队、活动到中队、知识到官兵、服务到家庭”的工作思路,走出了具有武警部队特色的计生工作新路子,为确保武警部队计生工作走在全社会前列做出了突出贡献。
  14年来,她踏着父亲——无产阶级革命家、原中国计生协会会长王首道同志的足迹勤奋耕耘,默默奉献。在事业上父女二人互相影响,互相支持,为人口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曹景椿:“教授从政”发挥优势
  曹景椿,1983年从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调任沈阳市计生委副主任,同年6月调任省计生委副主任。现任国家计生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人口学会会长等职。
  曹景椿是全国少有的人口科学研究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践的“双肩挑”者。他充分发挥“教授从政”的优势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注重调查研究,勇于理论创新,促使辽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得到发展。
  查瑞传:人口学一代宗师
  查瑞传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专家委员会第一至第四届委员、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咨询组成员,北京市第九、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作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者,查瑞传教授首创了科学、完整的人口再生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成为我国人口统计和计划生育统计的基本工具,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广泛使用。他规范和统一了人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为人口学学科的规范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对于计划生育与计划经济及市场经济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于计划生育与保障人权之间关系的论证等,不仅对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挥过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也对纠正在计划生育上的模糊认识,统一大家的思想,以及反驳国外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的攻击起了重要作用。
  查瑞传教授不幸于2001年5月25日去世。
  李瑞麟:为生殖保健“拓荒”
  李瑞麟,中国工程院院士,自20世纪60年代起一直从事避孕药物研究工作,是我国口服避孕药物的创始人之一。
  他先后研制成功了1号避孕药(炔诺酮)、53号探亲避孕药(双炔失碳酯),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际首例,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这些药物成为具有我国特色的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避孕药系列的主要品种,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落实基本国策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李瑞麟虽然年过花甲,体弱多病,但依旧在科学实验第一线孜孜不倦地工作着,还在为我国生殖保健药物研制继续发挥作用,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萨迪克:全力支持中国人口事业
  萨迪克博士,巴基斯坦人,1987年4月20日被任命为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成为联合国四大基金的第一位女行政首脑。
  她长期从事人口工作,是国际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人士,于2001年获得联合国人口奖。
  萨迪克博士对华十分友好。在担任人口基金执行主任13年间,她顶住西方少数国家的压力,多次访华,同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探讨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的合作问题,并曾受到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萨迪克博士高度评价中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多次在不同的国际场合对中国的计划生育取得的成就给予积极、高度的评价。
  她于2000年退休后,继续关注着中国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进展情况。
  陈君实:为人口事业慷慨解囊
  陈君实,1932年生于福建厦门。他17岁时只身闯香港,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实用货仓有限公司”。
  陈君实对己克勤克俭,但对祖国大陆的公益事业却经常慷慨解囊。1996年底,他从报刊上得知王光美拍卖家藏捐赠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后,当即决定向幸福工程捐款。至今,陈君实向内地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捐款已超过500万元。
  朱楚珠:站在人口理论前沿
  朱楚珠,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人口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研究成果。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坚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服务于计划生育工作。
  1990年至1995年,朱楚珠主持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课题《中国农村妇女就业与生育率关系研究》,得出了妇女就业与生育率之间的关系。她系统地研究了计划生育对妇女的双面影响,深入研究中国农村女孩死亡率偏高的原因,先后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苏珊·贝里斯福特:与中国开展多项合作
  福特基金会是一个独立的、非赢利性的民间组织,总部设在纽约。迄今为止,福特基金会对中国援助的资金总额已达8000多万美元。
  苏珊·贝里斯福特女士作为福特基金会的总裁,对在中国开展项目一向积极支持。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福特基金会在苏珊女士的支持下,在中国开展了许多合作项目。(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