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保护森林的探索——黑龙江省实施天保工程推行管护承包责任制的实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10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当人类砍下第一片天然林的时候,人类的文明就开始了。当最后一片天然林被砍倒的时候,人类文明的大厦也将随之倾覆。森林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中国政府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对世界高度负责的精神,审时度势,作出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
  中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目的是通过工程措施,经过一段时期的保护和建设,使天然林资源得到恢复和发展,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中国政府为改善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生态环境作出的实质性和重要的战略决策,其伟大意义必将载入世界环境发展史册。
  今天本版刊出有关天保工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广大读者关注,共同为建设祖国秀美山川做出贡献。
  ——编者
保护森林的探索
  ——黑龙江省实施天保工程推行管护承包责任制的实践
周泓洋傅刚
  上世纪末,随着林区可采资源的日渐减少,在黑龙江省森工这一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遇到了三个突出的问题:资源如何管?人向何处去?钱从哪里来?
  在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准备和启动阶段,这三个问题横在森工面前,困扰着整个林区。
  基层单位的管护探索
  1984年方正林业局三道通经营所在坚持林权不变的原则下,偷偷地把营林分户承包扩大到了森林管护承包,把疏林地、荒山荒地、低价林、次生林承包给职工和施业区内的农民联合经营,实行造林、抚育、管护、采种、养殖及加工的全面承包。
  经过16年的运作,三道通共造林10万多亩,面积保存率达100%,99%的荒山荒地披上了绿装,72%的柞矮林地得到了改造,职工收入比分户承包前提高三倍以上。森林管护取得明显成效,16年没有发生一起山林火灾。
  1995年,绥阳局细鳞河林场红松子大丰收。为避免掠青、破坏母树,林场把职工都组织起来,分户承包看护。职工们有的全家上山看着,有的联户看着。结果,丰收的红松子大都颗粒归仓,个个果实饱满,细鳞河上缴的松子被定为免检产品。
  这件事让林业局领导受到启发:何不把这一做法扩展到森林综合资源的看护上,走出一条管护—培育—利用—发展的路子。
  很快,“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在细鳞河林场全面推开。那是1996年。
  清河林业局是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改革管理的一面旗帜,也是管护承包责任制的发源地之一。3年前,该局在积极试点的基础上,首先在全局范围推行了“国有森林资源划区经营管护”,不仅成为森林经营方式改革由林场自发探索走向林业局全面改革的先行者,而且引发了从传统林业经济观念向发展林区经济观念转变的全新工作思路。
  改革推向整个森工林区
  各基层单位的改革探索,一直受到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师伟杰、总局局长邵树云的密切关注。
  总局审时度势,借鉴农村联产承包经验,全面认真地总结、提炼、升华基层创造的新鲜做法,在统一规范“坚持依法管护承包,坚持森林资源所有权不变,坚持林地使用用途不变,坚持确保森林资源保值增值”等8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改革设想。
  森工总局局长邵树云告诉记者:“改革的思路就是,在黑龙江森工林区试行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中心,以强化森林资源管理,落实管护承包责任为内容,在切实培育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综合开发利用林区资源,大力发展林区特色经济,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并不失时机地把这项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推向了整个森工林区。
  改革在黑龙江森工林区掀起了巨澜。
  在管护承包的竞价会场,穆棱、绥阳、八面通、东方红、海林、苇河、亚布力、方正、兴隆、沾河、绥棱、鹤北、桦南等林业局,都出现了竞价结果高出底价数倍甚至十几倍的现象。
  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师伟杰说:“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是‘天保’工程引发的创举。没有伟大的‘天保’工程,也就不可能有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
  林区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尽管管护森林十分艰苦,但职工们仍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因为他们深知森林的重要性。
  绥棱林业局八一林场职工毕孝君,承包了154公顷林地,利用水塘养林蛙,1999年纯收入2万元。2000年他又扩大了养殖规模,养鱼3000尾,林下摆栽木耳1万袋,纯收入4万元。
  该局七一经营所为推进管护承包,成立了种植业、养殖业、山特产品采集、食用菌、北药开发等协会。在协会的组织下,今年仅蕨菜一项就采集了10吨,创收10.3万元。
  还是在绥棱林业局。1999年,林业局决定木材调减为零的东股流林场解体,200多职工分流到其他单位。建场20多年,一下子解体了,东股流人很不是滋味。
  恰在这时,管护承包开始了。“咱东股流人不是孬种,没木头也照样活!”
  一下子,全场搞起了20万袋木耳,今年又发展到40万袋,很多职工把木耳摆放在林子里,看山护林养木耳,啥事都不耽误。
  绥棱林业局局长孙多臣说:“林区人能依赖的只有森林。森林存在的重要性,谁也不可能有林区人那样清楚和珍惜。”
  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不仅让林区人掌握了致富的“金钥匙”,更带来了林区人思想观念的大转变。林区正在告别单纯生产木材的时代。林区人已经学会了用市场经济的眼光来审视森林,审视林区的一草一木。
  森工企业充满希望
  实施“天保”工程和森林资源管护承包责任制,不仅让古老的大山焕发了生机,也使森工企业不断展现出充满希望的景象。
  全国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苇河林业局,按照“森林复兴,企业振兴,职工致富”的改革宗旨,制定了“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总体思路,把基地建设、龙头战略与推行管护承包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全局先后建起了9个基地。全局管护承包工作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兴安岭,在完达山,在老爷岭……管护承包已成为热门话题。
  目前,黑龙江省森工区每个林业局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基地,基本上达到了局局有基地,场场有特色,户户有项目,一人承包,全家就业,一年四季有活干。春季造林、采山野菜、搞地栽木耳;夏天搞抚育、采蘑菇、挖药材、养林蛙;秋季造林整地、木材生产准备作业和采集山副产品;冬天从事木材生产、收集采伐抚育剩余物、储备栽培食用菌原料、开温室大棚生产;有效地促进了职工增收、企业增效和社会稳定。
  大山是有生命的。森林是有感情的。只要你给予它爱惜和呵护,它是必然会给你回报的。实施天保工程落实森林管护承包责任制,无论对森林、对企业、对林区人都是幸运的……
  管护承包,使林业企业、林区群众的生存空间拓展了。林区人不再盯着木头坐吃山空,而是主动依托林下资源,走上了综合开发、兴林致富的坦途。(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