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美的张扬和被戕害——看新编京剧《杜十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11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

美的张扬和被戕害
——看新编京剧《杜十娘》
康式昭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流传久远尽人皆知的古老故事。据此改编成的各种戏曲剧目也雄踞舞台,几百年常演不衰。最近,看了中国戏曲学院推出的邹忆青、戴英禄编剧,程派传人李海燕主演的新编京剧《杜十娘》,引发了我许多思考。
  这是一曲美的礼赞。杜十娘幼失双亲,被卖入娼门。然而,尽管命比纸薄,身为下贱,她却保持着一颗不甘屈辱的心,葆有着一片至纯至真的情。正像作者声言:名动京都的美艳,琴声哀怨的泣诉,博得了宦门学子李甲的同情。十娘寻觅到了梦中情人,将一腔赤诚的爱和未来生活的憧憬,全部寄托在恋人的身上。
  这是一曲美被戕害的悲吟。布政司——作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岂能容得下一个青楼女子?豪门权势阻绝了她的自新之路,破灭了未来的憧憬。屈服于家门的淫威,更匍匐于金钱的诱惑,李甲背信弃义,将她转卖给恶商孙富。美被戕害于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这更是一曲以弱抗暴、维护做人尊严的颂歌。怒沉百宝箱是原话本的点睛之笔,也是戏剧的高潮。面对“买了我又卖了我”的李公子及花千两纹银买十娘、“待价而沽再卖佳人”的阔商,杜十娘毅然打开百宝箱,将旷世珍宝怒沉江中;而当两个丑恶男人眼睁睁地看着奇珍沉江而拜伏哀号的时候,十娘给了他们最大的蔑视,之后以死向“物贵人非”的不公发出了血的控诉和抗议。总之,剧作凸现了杜十娘的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描绘了美被无情戕害和美的毁灭,具有感人至深的悲剧品格。
  杜十娘的故事,最早见于明代冯梦龙编纂的《警世通言》。冯梦龙深受市民意识的影响,重视小说、戏曲和通俗文学,对封建礼教持轻蔑的态度,对真挚的爱情故事情有独钟,志在“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颂人间真情,揭礼教虚伪,表现了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这不禁使人联想起他的前辈、大戏剧家汤显祖。他们都生活在万历年间,他们笔下的两位杜家女性——杜十娘和杜丽娘,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一个是青楼娼女,一个是名门闺秀,但追求爱情幸福、婚姻自主,却是共通的。
  如果把眼光越过重洋,我们将会发现,享誉全球的大戏剧家莎士比亚,也是冯梦龙和汤显祖的同时代人。莎翁处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个性解放,歌颂纯真爱情,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正是他这一思想的反映。而我们将朱丽叶与知府千金杜丽娘、青楼娼女杜十娘联系起来加以比较,也会很容易地发现他们的共通点:反对束缚和桎梏,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自主。而就抗争双方的力量对比而言,杜十娘显然要艰难得多,悲壮得多!杜丽娘是抑郁而死,死而复苏;朱丽叶是错失性命;杜十娘则是惊天动地的怀宝沉江,以命抗争。中外的这些巨人,就思想内涵的深度和高度而言,都站在了世界潮流的前列。
  演出显示了强大的实力:程派新秀李海燕饰杜十娘,靳学斌饰李甲,可谓阵容整齐。李海燕扮相俊美,表演大度,气势不凡,演唱深得程腔真谛,韵味悠长,激越处回肠荡气,徐缓处赏心悦耳。(附图片)
  李海燕饰演的杜十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