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胞波情谊谱新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13
第3版(国际)
专栏:通讯

胞波情谊谱新篇
本报记者马小宁
  12月12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乘专机离开瑞雪掩映的北京,前往与我国有着“胞波”情谊的邻国缅甸进行国事访问。经过5个小时的飞行,江泽民主席的专机飞抵仰光上空。透过舷窗俯视,只见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湖泊如镜,阡陌纵横,平原青绿,好一派南国风光。当地时间中午12时30分,江主席的专机降落在仰光国际机场。装饰一新的机场上,中缅两国国旗迎风飘扬,候机大楼上悬挂着“热烈欢迎江泽民主席和夫人”的横幅,十分引人注目。在缅甸礼宾官员和中国驻缅大使的引导下,江主席携夫人走下飞机,与早已迎候在舷梯旁的缅甸联邦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大将和夫人等缅甸高级官员一一握手,互致问候。丹瑞大将在机场举行隆重仪式,欢迎江主席来访。两名身着民族服装的缅甸女青年向江主席夫妇敬献了鲜花。江主席在丹瑞主席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随后,在丹瑞主席陪同下,江主席一行乘车前往下榻的国宾馆。
  今天,仰光以其特有的风姿和亲情欢迎中国国家元首的来访。12月,正是仰光的黄金季节,阳光明媚,百花盛开。江主席的车队沿途所经之处,彩旗招展,成千上万的群众在炎炎烈日下挥舞着中缅两国国旗,向江主席欢呼,表达他们由衷的敬意。一张张诚挚的笑脸,在蓝天、白云、绿树、鲜花的辉映下,汇成了一条条色彩斑斓的友谊长河,使江泽民主席此次访缅,从一开始就沉浸在浓烈的中缅友谊的气氛中。
  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在两国2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两国人民村寨相望,和睦相处,结成了亲戚般的友情,漫长的边界已成为两国人民进行友好交往的纽带。缅甸人民唯独对中国人不称“外国人”,而亲切地称为“胞波”。在缅语中“胞波”意为“兄弟”。这一称呼,无疑是对经过岁月考验和风雨洗礼的中缅友情所做的最贴切的解释。缅甸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缅甸和印度一起,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原则如今已成为指导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中缅两国也正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引下,成功地解决了复杂的边界问题,确立了堪称典范的睦邻友好关系。
  近年来,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精神,中缅两国不断加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中国已成为缅甸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的边贸开展得红红火火,两国人民受益匪浅。根据两国签订的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中缅两国工人和技术人员携手合作,已在缅甸完成了一系列经济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犹如一朵朵绚丽的友谊之花,绽放在中缅两国人民心中。中国的一些公司也日益看好缅甸,进入缅甸合办企业。江主席此次访缅期间,中缅之间还将签署一系列经济技术协定和议定书。所有这些都表明,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中缅睦邻友好关系,已开始在经贸合作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保持高层领导人经常接触,是中缅睦邻关系的一个突出之点。两国老一代领导人曾频繁互访,周恩来总理9次访缅,缅甸已故领导人吴奈温12次访华,在中缅友好关系史上,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近年来,中缅高层互访不断,有力地推动了两国传统友好关系的发展。此时,正值岁末迎新之际,江泽民主席访缅,必将进一步加深两国的友谊与合作,推动中缅睦邻友好关系在新世纪不断巩固和发展,为中缅传统的“胞波”情谊谱写新的华章。(本报仰光12月1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