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凤凰山下的奇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13
第12版(大地·副刊)
专栏:

凤凰山下的奇迹
田地
  这是一个小山村,位于太行山脉的凤凰山麓,村的名字叫上庄。三面环山的上庄,山是穷山,水是恶水,但它在战争年代却曾经是一块热土——这里埋葬过为打日本鬼子而牺牲的五位烈士,一座保存完好的纪念碑至今仍矗立在旧的村办公楼前;这里曾迎来薄一波的母亲、刘伯承的夫人等一批特殊的客人在此短暂居住,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涂抹上一层传奇的色彩。然而,此后不久,它又恢复了往日的贫穷与闭塞。
  二十二年前的一个冬天,在村支部换届选举时,该村的三十七名党员投全票选定了他们的当家人——王养增。那时,王养增刚刚三十三岁,但已是学校的教导主任,还被评为邯郸地区模范教师,很快就可转为公办教师。而摆在他面前的上庄村是武安徘徊镇有名的“老大难”、“三类村”,祖祖辈辈厮守着犁、锄、耙、耢,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贫穷与落后中不知煎熬了多少年。对王养增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一个不小的挑战。在短时间的犹豫之后,这个血气方刚的北方大汉,接过了村民们交给他的重担。
  毕竟是肚子里有点墨水的人,上任伊始,王养增就对村后的凤凰山动起了脑筋。他请来了武安地质勘察队上山找矿。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他陪着勘察队跑遍了上庄的沟沟坎坎,脚底磨起了血泡,他没喊过痛,后来终于在小鱼沟、直楞坡找到了铁矿。“身在宝山不知宝”,当时王养增的高兴劲就甭提了。当时有人找到他,要求承包矿山,允诺一年给他个十万八万,他不用操心即可坐收渔利。王养增坚决地拒绝了,他说:“矿点是集体的。别的路不走,俺上庄只走共同致富路,决不能让哪一个人成为暴发户。”短短三年之后,上庄村攒下了三十多万元的家底,乡亲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但王养增清醒地意识到,单凭采矿,迟早会坐吃山空,还会砸儿孙的饭碗,他想到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建座水泥厂。他给水泥厂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凤源”。“凤”是因为背靠凤凰山,“源”是因为建水泥厂需要投资一百三十万元,而当时集体积累只有六十万元,短缺的七十万元是村民们一家一户捐出来的。王养增感受到群众是力量之源,同时无形中也增强了他的责任感。水泥厂投产一年后,就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产品质量优胜企业”荣誉称号。随后,王养增带领村民们大刀阔斧地建起了炼铁厂、塑编厂、木器厂、饮食招待所等近十个集体支柱企业……
  当很多人以为王养增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休息一下的时候,他又提出了一项令人咋舌的新举措——扩建一条二十万吨水泥回转窑生产线,整个项目资金高达三千五百万元,光一套环保设备就是三百六十万元。整个工艺流程采用微机控制、机械化作业,产品质量稳定,标号高、品种多,可广泛用于道路、桥梁和高层建筑。竣工投产后,“凤源”水泥由周边地区迅速远销到北京、聊城等地。当年,上庄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实现利税近七百万元,人均收入三千多元。王养增本人荣获邯郸市“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上庄村富了,王养增没有忘记回报村民。他们加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力度,种子、化肥、农药等,均由集体统一购买运输。夏秋两季征购公粮时,由集体运输、集体结算、集体兑现,不仅免掉了村民的劳作奔波之苦,而且在三天内就能完成任务,多次获邯郸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农业战线红旗单位”称号;村里实行了“四免费”、“六补贴”,即全村的学生上学、卫生防疫、自来水、有线电视转播四项费用全免,军烈属优抚、困难户照顾、六旬以上老人等六方面每年享有二十多万元的经济补贴。
  上庄村富了,王养增没有忘记把富裕与文明结合起来。村里建起了封闭式影剧院,保证一年两台戏,月月有电影,周周都有文体娱乐活动。走进上庄村,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景观,全村的主要街道成了一条科普和法制的长廊———街道两边的墙上,刷满了数百条标语。一开始,我们以为是形式主义的东西,仔细一看,蛮有意思,像“各位乡亲听我言,人人都与法有关。学法守法是大事,莫把学法当负担。不懂法律害处大,如同盲人骑瞎马”,“子女莫把老人忘,孝敬老人理应当”,“农田宅基归集体,明文写在宪法里”等,浅显易懂,琅琅上口。
  上庄村富了,王养增没有忘记几个相对困难的农户。村民王国林因脑血管病不能干重活,又供两个孩子上学,家庭负担很重,王养增就把他安排到企业门岗上班,并把他的妻子安排到制袋厂,以保证他们有正常而稳定的经济收入。村里的孤寡老人张秀荣、残疾人王衡太,这些年从来没有为取暖煤发过愁,因为一到深秋,王养增就及时组织人员给他们各送去一汽车煤球,还带头搬运,帮他们码放整齐。这两位老人感动地到处说:王支书真是咱群众的贴心人哪。
  上庄村富了,王养增甚至没有忘记支援上河村、铺上村等兄弟街村的公益事业。上庄村富了,王养增仍然追求不止。他说,最近通过对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他认识到上庄村的致富路才刚刚开始,他还有很多很多的梦——他想把村后的凤凰山绿化成花果山,他想为村民们建起一栋栋楼房别墅,他想吸引更多的“金凤凰”——高科技人才到上庄来……
  有梦就好。有梦就会有追求,就会有动力,就会创造出更多的上庄奇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