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中国车手走出国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12-14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中国车手走出国门
本报记者李长云
  在中国赛车坛,提起程丛夫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晓,平时大家都习惯地称他的乳名“毛蛋”。他曾在国内卡丁车赛场上多次夺冠,被喻为“中国卡丁车坛的麦克尔·舒马赫”。2000赛季获得全国卡丁车锦标赛国际A级组年度总冠军。日前,在贵阳举行的全国卡丁车锦标赛最后一站比赛中,积分列第一位的他虽然未能如愿蝉联年度总冠军,但这并不会影响他的发展之路。前不久,17岁的他(高中二年级)被英国福特方程式“缔穆萨敦”车队聘为职业车手。从未接触过方程式赛车的他首次试车成绩仅比车队最快纪录慢1.5秒。与车队签约后,不仅改变了他的赛车生涯,就连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小的时候,程丛夫和别的孩子似乎没有什么差别,大部分时间都被读不完的书本所包围。别说他的父母,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赛车离他是那么的近。当他第一次看到卡丁车时,一瞬间,他就被车的样子和速度所折服。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他开始把卡丁车叫做赛车了,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把每周一次开卡丁车的机会改称为训练了。当然,正是这每周一次的训练让他从小字辈的赛车手一跃走上了冠军的领奖台。
  今年6月的一天,父亲告诉程丛夫一个英国车队看中了他,并且邀请他去英国参加试车时,他才真正感悟到,当他称呼它为赛车时,他已经学会用心去开车;当他把娱乐看成训练时,他已经开始了自己稚嫩的赛车生涯。不知是什么时候他开始被国外车队的猎头们关注起来,去年的年度冠军应该是他走出国门的催化剂吧。后来车队经理告诉他,在国际汽联的一个网站上可以调出他在日本和意大利参赛的成绩和资料,这才是他们开始关注他的起点。8月21日,他第一次踏上了这片既陌生又熟悉的土地——英国。异域的风情、文化、语言让他备感离家的悲凉和寂寞,而熟悉的赛场味道,动听的赛车轰鸣声让他看到了家的博大和宽广。试车安排在8月23日,地点在英国著名的多宁敦赛车场。天空一改常态地收起了阴沉的脸,把阳光尽情地洒在了这位中国车手的身上。刚上车时的压力不一会就被熟悉的感觉取代。结果是最快单圈时间仅比该场地最快纪录慢了1.5秒的成绩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目瞪口呆。他们说:这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方程式赛车的车手来说是一个奇迹。开惯了卡丁车的他还不是很习惯换档和离合器的控制,如果训练一段时间会有明显提高,因此可发展的潜力很大,年龄小且技术熟练精确,因此可培养的余地很广,这两个简单的原因让签约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就这样,他成了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赛车手。
  回国准备好英国运动签证后,10月19日,程丛夫背起了一个不大的行囊,真正踏上了赛车生涯的未知征程。他住在英格兰的利兹市,这是一个幽静得让人不适应的小山城,只有当赛车场上群雄汇聚时才能深切感受到英国赛车文化气氛的浓郁。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父母一个人闯荡世界,这一年他才17岁,这也让他成熟了许多。对此,他无限感慨地说:“我第一次做饭是在英国,第一次洗碗是在英国,第一次洗衣服也是在英国。在国内大手大脚惯了的我现在要学会如何支配零用钱,英国给了我一片独立的土地,给了我一个发展的空间。在这里我没有依靠,为中国的汽车运动争光、夺冠是我唯一的动力和留下来的理由。”于是,他开始思考,开始计划自己的路。在英国的40个日日夜夜里,他的生活非常规律,除了练车以外,他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抓紧时间学习英语。他恐怕语言的障碍会漏掉教练教的哪怕是一丁点细节。明年他计划在这里继续上高中,因为他不想做一个只会开车而没有文化的人,他很清楚这个社会不需要无知的人。10月21日开始,他参加了由四个分站比赛组成的福特方程式冬季杯赛。提起那四场比赛,他最大的感触就是他在进步。在国内,他一般排在前三名之内,在这里,他的对手太多、太强。奋力追赶的感觉比被人追赶的感觉更有压力,不是吗?第一场比赛,他在全场25辆参赛车中排名第二十二位,而10天后的第二场比赛中,他因为求胜心切导致失误,最终退出了争夺。到了第三场比赛,他已经在全场30人中排位第十六名了。看到英国赛车运动的发展情况,他真切地感到我国的汽车运动水平还差得太远,不过我们并不会永远差下去。他要发展,因为他希望用他的发展来带动中国的汽车运动向着更高层次发展。让世界知道,中国也有像舒马赫和哈基宁一样的天才车手,中国的汽车运动将有很大发展潜力。
  目前,程丛夫续签了两年的合同,带着沉重的使命感回到了他起步的地方。40天中他知道了他想要的是什么,40天中,他知道了成功的路是多么艰辛。他说他会努力的,努力让中国的汽车运动发展得更好。(附图片)
  压题照片为程丛夫在英国试车时的情景。(张涛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